一、金榜题名:寒门学子的璀璨未来
2022年6月25日,河南省高考成绩公布的日子,对于洛阳市新安县八陡山村的18岁女孩冯某月一家来说,是个无比喜悦的时刻。冯某月颤抖着双手在电脑上输入自己的准考证号和身份证号,当屏幕上显示出"601分"的成绩时,全家人都欢呼起来。这个分数在2022年河南高考中属于相当优异的水平,全省理工类位次排在名。
冯某月就读于当地一所知名高中的实验班,这个班级里的学生都是成绩优秀的学生。高考题目有些难度,能考出601分的成绩属于很拔尖的分数。冯某月的父母都是普通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深知读书对农村孩子的重要性,一直鼓励女儿好好学习。冯某月的哥哥已经成功考取了研究生,成为了她的榜样。
得知女儿考出好成绩后,父母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逢人便夸自己有个优秀的女儿。冯某月填报志愿时,第一志愿选择了郑州大学,这是河南省内排名第一的综合性大学。全家人都沉浸在喜悦中,憧憬着冯某月美好的未来。冯某月的父亲甚至已经开始计划给女儿买一把电吉他作为高考礼物,尽管他在工地看到电吉他的价格时有些惊讶,但还是决定满足女儿的愿望。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份喜悦仅仅持续了几天。7月1日,这个本该充满希望的日子,却成为了冯家噩梦的开始。
二、噩梦降临:填报志愿日的血色悲剧
7月1日上午,冯某月的父母像往常一样忙碌着。母亲回了娘家,父亲则出去做零工,家中只剩下冯某月一个人在填报高考志愿。这是一个普通的夏日午后,阳光明媚,村子里一片宁静。
下午时分,冯某月家的大门被敲响。敲门的是同村的一位"伯伯",名叫冯某民,时年51岁。冯某民是一个老光棍,因为家里贫穷,再加上身体有些残疾,一直没有结婚,和80多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冯某民的家在村子里住的比较偏僻,性格乖张脾气暴躁,在村里横行霸道。
冯某民对冯某月说,想让她帮忙打扫一下自己在山上的窑洞。冯某月迟疑了一下,但还是选择相信这位同村的"伯伯",拿着扫帚便跟着冯某民走了。冯某月不知道的是,这个决定将让她付出生命的代价。
当走到一处无人的小路时,冯某民突然从背后掏出一块破布,猛地塞进冯某月的嘴里,然后将她拖向山上的一处废弃窑洞。冯某月惊恐地挣扎着,但她的反抗在强壮的冯某民面前显得那么无力。
在废弃的窑洞里,冯某民的嫉妒和怨恨彻底爆发了。他拿起一块石头,朝着冯某月的头部狠狠砸去,一下又一下,直到冯某月不再挣扎,直到她的头部血肉模糊,直到这个年轻的生命永远地停止了呼吸。
三、搜寻与发现:家人的绝望与悲痛
傍晚时分,冯某月的父母回到家中,发现家门敞开着,但女儿却不在屋内。家中的物品都摆放整齐,没有被翻动的痕迹,似乎女儿只是暂时出去了。
起初,父母并没有太担心,以为女儿可能是出去和村里的小伙伴玩了,或者去邻居家串门了。他们开始准备晚饭,等待女儿归来。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天渐渐黑了下来,冯某月仍然没有回家。
父母开始感到不安,他们走出家门,在村子里四处寻找,询问每一个遇到的村民是否看到了女儿。然而,没有人知道冯某月的下落。
天完全黑下来后,父母的焦虑变成了恐惧。他们动员了村里的亲戚朋友一起寻找,并拨打了报警电话。在搜寻过程中,冯某月8岁的小侄子告诉大家,他下午曾看到冯某月帮一位伯伯干活。
冯某月的母亲立刻想到了侄子提到的这位伯伯,她匆忙赶到对方家中询问,但对方却摇头表示不知道。由于急于寻找女儿,冯某月的母亲没有在此多做停留,继续寻找。
随着时间的推移,搜寻的范围不断扩大。有人提议去山上的废弃窑洞看看,因为那里平时很少有人去,可能会有线索。当搜寻队伍来到其中一个废弃窑洞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惊呆了——冯某月静静地躺在地上,身上盖着一块塑料布,头部有一个大窟窿,早已没有了生命体征。
冯某月的母亲看到这一幕后,瞬间瘫软在地,崩溃大哭。冯某月的父亲颤抖着拨打了报警电话,他无法相信,早上还好好的女儿,此时竟变成了一具冷冰冰的尸体。
四、案件侦查:警方迅速锁定犯罪嫌疑人
接到报警后,新安县公安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警力赶赴现场。警方对现场进行了细致勘查,发现这个废弃的窑洞已经很久没有人使用,周围杂草丛生,很少有人会到这里来。
法医对冯某月的尸体进行了初步检验,发现她身上没有被侵犯的痕迹,财物也没有丢失,排除了强奸和抢劫的可能。警方分析,凶手选择这样一个隐蔽的地点作案,很可能是熟悉当地环境的人,因此判断这起案件很可能是同村人所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