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惊天火劫:迎宾馆内的死亡清晨
2000年7月15日凌晨4时55分,广东省汕头市海滨路的迎宾馆2号楼突然燃起熊熊大火。这座略显陈旧的四层小楼在夜色中显得格外突兀,四周绿树簇拥着迎宾馆内东侧。几辆警车停在楼下,给人一种安全感。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里即将发生一场震惊全国的悲剧。
住在3楼的顺德广电局干部张建坤被浓烟呛醒,他顾不上穿衣服,慌乱中冲向门口,却被滚烫的门把手烫伤。走廊里有人在大声呼救,火焰透过门缝不时往房间里窜,情况十分紧急。窗外,不时有跳楼者从窗户里逃出去发出的惨叫声和撞击声。
"起火了,快醒醒。"广东省纪委干部张正亮一边喊醒睡在另一张床上的同事周明,一边试图打开房门。然而,门外的火势已经蔓延,根本无法通行。此刻,走廊里的浓烟已经灌入整个空间,三米之外一片模糊。
住在204房间的广东省纪 委一室 副处级纪 检员张正亮(43岁)和办 公厅科 长周明(34岁)意识到情况危急。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房间内的案件材料。这些材料是他们一年多来在汕头调查的心血结晶,关乎着一桩重大违法违纪案件的真相。
两人几乎同时喊道:"先把文件处理一下再走!"他们迅速找了一个铁盒子,将所有重要文件和证据一股脑装了进去。然而,面对门外的熊熊大火,要想带着文件逃出去几乎不可能。
房间里的木制柜子经不住火烧,他们在房间里转了一圈后,最终选择了卫生间。打开水龙头,将洗脸池放满水,最后把铁盒子放进水里。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延缓文件的燃烧,保护这些珍贵的证据。
与此同时,其他房间的住客也在奋力逃生。顺德广电局副局长欧阳有侣(51岁)和技术科科长林朝辉(32岁)选择了从窗户跳楼逃生,但不幸的是,欧阳有侣掉落在堆满石头的假山上,林朝辉则被钢制水管刺穿身体,两人当场死亡。
4时55分,汕头市公安消防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火速派出5个消防中队、13部消防车及121名干警赶到现场。由于现场火势凶猛,一时难以控制,消防队员们奋力扑救,终于在5时25分控制住火势,5时45分将大火彻底扑灭。
这场大火造成了5人死亡、3人重伤的严重后果。除了欧阳有侣和林朝辉外,张正亮、周明以及顺德市广电局办公室主任胡锦彬(44岁)也在火灾中遇难。更令人痛心的是,当消防队员破门而入时,发现张正亮和周明倒在卫生间前,他们的身体紧紧护住装有证据的铁皮箱,水龙头还在哗哗流淌——在生命最后时刻,他们试图用冷水延缓文件燃烧。
这场发生在特殊时间、特殊地点的火灾,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当人们得知遇难者中有正在调查重大案件的纪委干部时,各种猜测和传言不胫而走,使得这起火灾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二、神秘背景:案件背后的"共和国第一税案"
要理解这起火灾的特殊性,必须回溯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汕头的社会环境。1998年,中央纪委牵头的联合工作组进驻湛江彻查走私案,发现走私团伙不到三年就走私商品达110亿元,偷逃国家税收62亿元。这一震惊全国的案件,拉开了中央打击沿海地区经济犯罪的序幕。
湛江走私大案导致包括市委书记、副市长、茂名、湛江两个海关关长、湛江边防分局局长等人纷纷落马,多人被判处死刑及死缓。1998年10月,上面到广东专门检查打击走私和反腐败工作,他在讲话中态度鲜明地说要打击。
在湛江行动之后,中纪委和广东省纪委来到汕头继续严查。然而,汕头当地走私集团在这里经营多年,关系网早已盘根错节,加上潮汕地区本来就是宗族势力相当泛滥的地方,案件调查的难度可想而知。
当时的汕头,作为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表面上经济繁荣,实际上却暗流涌动。特别是在1990年代中期至末期,潮汕地区的经济犯罪活动愈演愈烈,走私猖獗、骗税疯狂、造假难禁,使这一地区的社会经济秩序处于混乱之中。
汕头市的出口退税政策被犯罪分子利用,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当地商人发现,利用出口退税政策可以轻松牟利:只需在海外注册空壳公司,将价值1元的商品标成20元报关出口,就能通过贿赂海关、税务人员套取10元退税款。这种"空手套白狼"的生意迅速形成产业链,潮汕地区甚至出现了"专业骗税村"。
随着出口退税率的提高,犯罪分子嗅到了逐利的气味。骗取出口退税的风潮在潮阳、普宁两地死灰复燃,愈演愈烈。他们通过开设虚假企业、虚开发票、伪造出口报关单等手段,大肆骗取国家出口退税,严重破坏了国家的税收秩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