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惊现腐尸:黄浦江中的恐怖发现
1.1 河道清洁工的惊魂时刻
2010年5月17日,上海外滩迎来了一个看似普通的清晨。环卫工人小李像往常一样,推着清洁车沿着江边慢悠悠地走着,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然而,当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扫向江面时,一个不寻常的景象映入眼帘——江面上漂浮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包裹,随着波浪轻轻起伏,正缓缓地向岸边漂来。
起初,小李以为这只是普通的生活垃圾,但随着包裹逐渐靠近,一股刺鼻的恶臭扑面而来,这让他意识到事情并不简单。他小心翼翼地用工具将包裹拉到岸边,当他颤抖着双手打开包裹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让他瞬间脸色煞白,差点瘫倒在地。
包裹里哪里是什么普通垃圾,赫然是一具已经高度腐烂的尸体!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具尸体没有头颅,也没有四肢,只剩下一个躯干部分。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尸体的腹部明显隆起——这是一个即将临盆的孕妇!
小李吓得连连后退,颤抖着掏出手机拨打了报警电话。很快,刺耳的警笛声划破了清晨的宁静,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警员们迅速赶到了现场。当他们看到这一幕时,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刑警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1.2 初步勘查:身份成谜的孕妇
警方迅速封锁了现场,开始进行细致的勘查工作。法医初步检验发现,死者为女性,年龄大约在23至25岁之间,身高约1.6米。死亡原因是机械性窒息,死者颈部有明显的掐痕,显然是被人活活掐死的。更令人痛心的是,死者腹中的胎儿已经有九个月大,即将出生。
然而,尸体已经高度腐败,且被残忍地肢解,头颅和四肢都不翼而飞,这给警方的调查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更糟糕的是,除了包裹尸体的衣物外,现场没有发现任何能够证明死者身份的物品。警方甚至无法确定死者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案件的侦破工作似乎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僵局。
上海市公安局对此案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5·17"专案组,抽调精干警力全力侦破此案。在案情分析会上,专案组的成员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凶手的作案手法极其残忍,而且具备一定的反侦察能力,很可能有前科。而死者腹中的胎儿,很可能是案件的关键所在。
"我认为,凶手的作案动机很可能与腹中的胎儿有关。"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刑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个孩子的生父可能是个有妇之夫,两人发生了婚外情,结果导致怀孕。男方不想要这个孩子,女方却坚持要生下来,于是矛盾激化,最终酿成了悲剧。"
这个推测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如果能够找到胎儿的生父,那么案件的真相很可能就会水落石出。于是,专案组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在现场附近进行深入勘查,寻找可能遗漏的线索;另一路则负责对全市25岁左右的失踪女性进行排查,同时提取胎儿的DNA,准备进行全国范围的比对。
1.3 漫长等待:一年半的无果侦查
然而,接下来的调查工作并不顺利。专案组对现场周围进行了地毯式搜索,却没有找到任何有用的线索。对失踪女性的排查也一无所获,没有人符合死者的特征。更令人沮丧的是,将胎儿的DNA录入全国数据库后,也没有找到匹配的记录。
时间一天天过去,案件却毫无进展。专案组不得不扩大搜索范围,将目光投向了黄浦江上下游3到5公里的区域。然而,由于当时监控设备的不足,再加上抛尸地点可能已经被水流冲刷,走访调查也没有取得任何突破。
"这案子怕是要成悬案了。"一些警员开始私下里议论。但专案组组长老周却坚定地鼓励大家:"别灰心,只要咱们不放弃,总有破案的一天。"
日子一天天过去,案件的调查似乎陷入了死胡同。然而,就在大家几乎要放弃希望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为案件带来了转机。2011年10月18日,也就是案发一年半后,江苏苏州警方在抓捕一名涉嫌赌博的嫌疑人时,发现他的DNA信息与上海"5·17"孕妇分尸案中胎儿的DNA高度吻合。
这个消息让专案组的成员们兴奋不已。他们立刻驱车前往苏州,提取了这名嫌疑人的血样,并对其进行了深入调查。这名嫌疑人名叫杨尔军,时年36岁,江苏淮安金湖县人。经过比对,杨尔军的DNA确实与胎儿的DNA高度相似,他就是死者腹中胎儿的生父。
二、迷雾重重:胎儿生父的神秘身份
2.1 杨尔军的犯罪前科
随着杨尔军的出现,案件似乎终于有了突破。然而,当专案组对杨尔军的背景进行调查时,他们发现这个看似关键的线索人物,其实并不简单。
杨尔军是一个有着多次犯罪前科的人。他曾因强奸、勒索、贩毒等罪行被多次送进监狱,是个不折不扣的惯犯。更令人担忧的是,杨尔军不仅有犯罪记录,还是一个吸毒人员,有严重的毒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