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幸福家庭的突然覆灭
2010年4月9日深夜,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城东六里王庄的永康门业有限公司内,戴中伟一家五口正准备入睡。谁也不会想到,一场惨绝人寰的灾难正在悄然逼近。
戴中伟是蒙城县当地有名的企业家,与妻子张保梅白手起家,从门窗、铝合金生意做起,经过14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厂房,创办了永康门业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卷闸门的生产和安装。戴中伟为人正直,在当地口碑很好,不仅自己事业有成,还带动了两个哥哥和连襟熊先生也陆续做起了门业生意。
这个家庭原本幸福美满。戴中伟和张保梅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戴建业年仅12岁,小儿子因为年龄尚小,平时住在亲戚家。戴中伟的岳父张坤、岳母何翠兰也住在永康门业的二层小楼内,帮忙照顾孩子和打理家务。一家人其乐融融,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然而,就在4月9日这一天,一场噩梦降临了。当晚23时20分,蒙城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了一个小男孩急促的报警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稚嫩而惊恐的声音:"这里是城东六里王庄永康门业,有两个歹徒闯进了我们家,你们赶快来人......"
报警的正是戴中伟12岁的儿子戴建业。从电话中可以听到嘈杂的声音和激烈的打斗声,情况万分危急。接警后,蒙城县公安局庄周派出所的两位值班民警立即驱车前往现场。由于距离较近,民警们仅用了不到10分钟就赶到了永康门业。
然而,当民警们赶到现场时,却发现永康门业的大门紧闭,屋内漆黑一片,四周安静得可怕。敲门没有人应答,也听不到任何动静。联想到报警电话中的打斗声,民警们心中涌起不祥的预感,担心报案人已经遭遇不测。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两位民警决定从窗户进入屋内查看情况。当他们翻窗进入后,眼前的一幕让他们震惊不已:一楼大厅内空无一人,但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顺着楼梯向上搜索,在二楼东侧的房间里,民警们发现了三具倒在血泊中的尸体——正是戴中伟、张保梅夫妇和他们12岁的儿子戴建业。三人七窍流血,身中数十刀,死状惨不忍睹。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二楼走廊另一侧的房间里,民警们又发现了两具尸体,分别是戴中伟的岳父张坤和岳母何翠兰。一家五口全部遇害,无一幸免。
经法医检验,5名受害人的死因各不相同:戴中伟系失血性休克并颅脑损伤死亡,戴建业系重度颅脑损伤死亡,张保梅、张坤、何翠兰均系失血性休克死亡。现场惨状表明,凶手作案手段极其残忍,被害人在死亡后还被凶手进行了"补刀"。
二、现场勘察的惊人发现
警方迅速成立了"409专案组",对这起特大灭门案展开全面调查。刑侦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了仔细勘察,发现了诸多令人困惑的细节。
首先,在现场的多个明显位置发现了大量现金:挂在椅子上的衣服兜里有3万元现金,受害者夫妇床上的枕头下有1万元现金,合计4万多元。这些现金都在显眼的位置,如果凶手想要劫财,很容易就能找到。这一发现让警方初步判断,这可能不是一起单纯的抢劫杀人案。
其次,在受害人张保梅的皮包里,警方发现了一叠名片,其中一张名片上印有受害人的血指纹。这张名片的主人是蒙城县经营灯具生意的张某。这个发现一度让警方认为,这可能是受害者临死前故意留下的线索,用来指认凶手。
然而,经过仔细分析,警方发现了诸多疑点:如果受害人满手是血,为什么皮包上没有血迹?其他名片也没有血迹?受害人在重伤之际又是如何精准地在一叠名片中找到张某的名片?这些不合常理的细节让警方意识到,这很可能是凶手故意设下的圈套——栽赃嫁祸。
在现场血迹的检验中,警方成功提取到两个不属于受害人一家的血液样本。根据报警电话中的打斗声判断,凶手在作案过程中很可能也受了伤,这些血迹正是凶手留下的。
通过对现场脚印的分析,警方判断凶手应该是两名年龄在25岁左右的青年男性。从五名死者身上的伤口形状和痕迹来看,两名凶手使用的作案工具不同:一人使用刀具,另一人使用棍棒类钝器。
更令人震惊的是,现场没有留下任何指纹。凶手非常狡猾,在作案过程中戴了手套,没有留下任何可以直接指认身份的证据。
三、侦查方向的多次转折
基于现场勘察的结果,专案组对案件性质进行了深入分析。由于现场遗留大量现金未被取走,加上受害人身上有多处刀伤,显示出明显的泄愤特征,警方初步判断这可能是一起仇杀案。
按照这个思路,警方开始调查戴中伟一家的社会关系,重点排查是否有仇人或经济纠纷。然而,调查结果显示,戴中伟为人和善,在当地口碑很好,生意也很顺利,并没有发现明显的仇人或经济纠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