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宫殿里的泰国清洁工
1989年6月,沙特阿拉伯利雅得的夏季炎热而干燥,太阳无情地炙烤着这座沙漠中的城市。在沙特王室的豪华宫殿里,一位名叫江科莱·泰查蒙的泰国清洁工正专注地擦拭着大理石地面。江科莱是众多在沙特打工的泰国劳工之一,他通过劳务输出公司来到这个石油富国,希望能赚些钱改善家乡的生活。
江科莱的工作是负责打扫王子宫殿的各个房间,包括王子的私人卧室。由于工作勤奋且沉默寡言,他很快赢得了王室成员的信任,可以自由出入宫殿的各个区域。然而,没有人知道,这个看似老实巴交的清洁工内心正在酝酿一个大胆的计划。
江科莱并不是一开始就想盗窃珠宝的。他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劳工,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来到沙特。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他逐渐染上了赌博的恶习。在沙特的异国他乡,没有家人和朋友的约束,江科莱很快沉迷于赌场,并且手气极差,欠下了巨额赌债。
据后来调查人员了解,江科莱在赌场输得越多,就越想翻本,结果债台高筑。到1989年6月,他已经欠下了相当于他数年工资的债务。赌场的人开始威胁他,如果不尽快还钱,就会对他进行人身伤害。走投无路的江科莱开始动起了歪脑筋。
他注意到,沙特王室成员们因为太过富有,对待珠宝非常随意。即使在王子的卧室里,保险箱常常不上锁,珠宝就随意放在里面。江科莱意识到,这可能是他唯一的机会,可以快速还清债务并改变自己的命运。
于是,他开始利用每次打扫的机会,仔细观察王子的卧室,记住保险柜的摆放位置。更令人惊讶的是,他甚至通过偷看无意中获得了保险柜的密码。原来,王子在输入密码时并没有刻意避开这个看似无害的清洁工。
江科莱耐心地等待着最佳时机。终于,在1989年6月20日,机会来了——王子决定带着家人外出度假,整个宫殿的安保力量也随之减弱。江科莱知道,这是他实施计划的绝佳时机。
二、价值连城的蓝宝石
在江科莱计划盗窃的珠宝中,最珍贵的是一颗重达50克拉的蓝钻。这颗蓝钻几乎没有瑕疵,是沙特王室的传家宝,被称为"希望之钻"。它不仅价值连城,更是沙特王室身份和权力的象征。
这颗蓝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沙特王室的早期,是通过数代人的积累和交易获得的。它的价值在当时就已经达到了数千万美元,而考虑到通货膨胀和宝石的增值,如今的价值更是难以估量。
除了这颗蓝钻外,保险柜里还有大量其他珠宝,包括各种颜色的宝石、钻石首饰、金表和金条。据后来估计,江科莱总共盗窃了重达90公斤的财物,当时的总价值约为2000万美元。如果按照2025年的价值计算,这些珠宝的总价值已经接近4000万美元。
江科莱知道,如此大量的珠宝不可能一次性带出宫殿。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计划:将珠宝分批带出。他利用多个吸尘器的灰袋作为容器,将珠宝分别装在这些袋子里,然后在每天下班时以倒垃圾为名,分批将珠宝带出宫殿。
为了不引起怀疑,江科莱在盗窃当晚并没有立即离开沙特。相反,他继续在宫殿工作了几天,表现得和往常一样。同时,他联系了一家国际快递公司DHL,将装有珠宝的包裹寄回泰国北部南邦省的一个小村庄,那里是他的家乡。
江科莱的计划非常周密。他知道,直接将珠宝带回泰国可能会引起海关的怀疑,于是他在包裹里附上了一个装满美金的信封,并在信中向海关解释,包裹里是成人物品,希望对方能够高抬贵手,顺利放行。这种做法在当时的泰国海关系统中非常有效,因为腐败现象普遍存在。
1989年8月初,在确认所有珠宝都已安全抵达泰国后,江科莱向王室递交了辞呈,声称家中有急事需要回国。由于他平时表现良好,王室并没有怀疑,批准了他的辞职申请。随后,江科莱乘坐飞机返回泰国,开始了他的"富翁"生活。
三、东窗事发:沙特王室的震怒
当沙特王子结束假期回到宫殿,打开保险柜准备取用珠宝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保险柜里空空如也,所有贵重物品都不翼而飞。王子立即报警,沙特警方迅速介入调查。
沙特王室对这起盗窃案极为重视,因为它不仅涉及巨额财产损失,更是对王室尊严的严重挑战。沙特国王法赫德亲自下令,要求警方全力侦破此案,找回失窃的珠宝,尤其是那颗珍贵的蓝钻。
沙特警方很快锁定了江科莱·泰查蒙作为主要嫌疑人。调查人员发现,江科莱在珠宝失窃前后的行为异常,而且他突然辞职回国,这一系列巧合无法用简单的理由解释。
沙特警方迅速与泰国警方取得联系,请求协助抓捕江科莱并追回失窃的珠宝。泰国警方接到请求后,立即展开调查,并很快确认了江科莱的身份和下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