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H370最后的轨迹
2014年3月8日凌晨0点41分,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机场,一架编号为9M-MRO的波音777-200ER客机缓缓滑上跑道。这是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MH370航班,载有227名乘客(其中154名中国公民)和12名机组人员,原定飞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预计在6点30分抵达。机上人员中,有商人、学生、游客,还有一对准备回国探亲的年轻夫妇,谁也没有想到,这将是他们最后一次飞行。
飞机正常起飞,按照预定航线平稳飞行。01时19分,当MH370航班飞越马来西亚和越南之间的泰国湾时,马来西亚空中交通管制中心因MH370航班即将离开其管制区,指示MH370航班联系越南空中交通管制。机长平静地回应:"晚安,马来西亚370"。这是地面控制中心听到的最后声音。
仅仅两分钟后,01时21分,飞机的应答器突然停止工作,从胡志明管制区的空中交通管制雷达上消失。更令人费解的是,不仅应答器被关闭,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ACARS)也停止了工作,这意味着地面控制中心失去了与飞机的所有联系。更奇怪的是,这架波音777并没有按照原计划继续飞往北京,而是做出了一个300多度的大转弯,开始向相反方向飞行。
马来西亚军方雷达捕捉到了这架飞机的异常举动。雷达数据显示,MH370在关闭应答器后,急速转向西方,飞越马来西亚和泰国边境附近的马来半岛,向印度洋方向飞去。这一诡异的飞行轨迹引起了军方的注意,但直到02时22分,当飞机飞到槟城西北约200海里(370千米)处的安达曼海上空时,马来西亚军用雷达也失去了它的踪迹。
此时,地面控制中心和航空公司已经意识到情况严重,开始尝试各种方式与飞机取得联系,但所有努力都没有结果。与此同时,MH370并没有按照国际民航规则发出任何求救信号,也没有触发任何紧急代码。机上人员似乎在沉默中与世界告别,没有乘客发出告别短信,也没有机组人员报告任何异常情况。
更令人困惑的是,在01时07分至02时03分期间,飞机上的卫星数据链曾短暂恢复,但随后又再次中断。此后,飞机的自动卫星数据在03时41分至08时10分之间,每小时回复5个自动状态请求以及地对空电话无人接听的信号。这些来自卫星的"握手信号"成为了追踪MH370最后的线索。
08时11分,飞机设备最后一次与卫星取得联系,此后便彻底消失。根据这些卫星信号的分析,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推断,MH370可能沿着南北两个走廊区域飞行,最终可能在南印度洋上空燃油耗尽后坠入大海。这一推断将搜索范围指向了远离任何可能降落地点的南印度洋深处,专家们因此推测飞机已经坠毁,机上人员生还希望渺茫。
这起事件震惊了全世界,成为航空史上最离奇的失踪事件之一。一架现代化的大型客机,在完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突然改变航向,关闭所有通信设备,消失在茫茫印度洋中,没有留下任何求救信号,也没有留下任何残骸痕迹。这一神秘失踪引发了无数猜测和疑问,至今仍未找到确切答案。
二、从希望到绝望
2.1 多国联合行动
MH370失踪的消息传出后,一场史无前例的国际联合搜救行动迅速展开。2014年3月8日凌晨,马来西亚方面紧急宣布航班失联,中国、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等多个国家随即调动卫星、飞机、舰船,在该航班最后失联的南海海域进行搜寻。这是初期搜索阶段,各国都认为飞机可能在南海区域坠毁。
然而,随着马来西亚军方在3月12日公布的雷达数据显示,MH370可能转向了印度洋方向,搜索范围迅速扩大到印度洋北部海域。这一发现让整个搜索行动方向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也大大增加了搜索的难度和范围。
3月24日,英国航空事故调查局(AAIB)和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确认,在失联后MH370仍然飞行了6个小时。海事卫星组织借助飞机上仍然发送给卫星的信号,通过全新的算法反复验证,认为这架波音777客机应该最后消失于珀斯以西2500公里左右的南印度洋海域。这一结论让搜索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了更为遥远的南印度洋。
从3月29日开始,对MH370的空中搜救基本结束,开始进入水下搜寻阶段。参与搜救的国家增加到26个,共出动了65架飞机和95艘舰船,进行了地毯式的搜索。中国作为最大的受害国,投入了大量资源,仅中国就有多达2500人参与搜救,展现了对本国公民生命的高度重视。
2.2 残骸发现与希望重燃
尽管大规模的搜索行动持续了数月之久,但起初并没有找到任何MH370的残骸,这让人们对找到飞机的希望逐渐渺茫。然而,在MH370失联15个月后,第一块残骸终于浮出水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