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9日,英国伦敦内城区刑事法庭。28岁的中国博士生邹某豪站在被告席上,面无表情地聆听着法官罗西娜·科塔基特的宣判:"终身监禁,最低服刑24年。"这一刻,这个曾经在伦敦大学学院攻读机械工程博士学位的"精英",彻底撕下了他的伪装,露出了英国警方口中"有史以来最猖獗的X犯罪者之一"的真面目。
法庭上,法官罗西娜·科塔基特的声音清晰而冰冷:"你表面上是一个前途光明、头脑聪明、具有魅力的青年,实际上却是一个精心伪装的性掠食者。"她进一步指出,邹某豪"将女性视作 玩 物,他完全不理解'同意'的含义"。
这起案件横跨中英两国,受害者可能超过60人,而警方已确认的至少有10名女性成为了邹某豪的 猎 物。接下来,我们一起揭开这位"精英博士"的真实面目,还原他如何利用自己的高学历和"学霸"人设,实施了一系列令人发指的犯罪行为。
一、完美人设:精英外衣下的黑暗灵魂
1.1 光鲜亮丽的学术背景
邹某豪,1997年出生于广东东莞,家庭条件优越,父亲是国企高管,母亲是教师。2017年9月,这个看起来前途无量的年轻人远赴英国留学,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他首先进入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学习,2019年搬到伦敦,进入全球顶尖学府伦敦大学学院(UCL)攻读机械工程硕士学位,随后继续在该校攻读博士学位。
在旁人眼中,邹某豪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优异、彬彬有礼、前途无量。他不仅在学术上表现出色,还积极参与社交活动,甚至曾担任广东工业大学国际班的学生会副主席。在社交平台上,他更是精心打造了一个"高富帅学霸"的形象,频繁晒出豪车、劳力士手表、名牌衣服,甚至还做了整容手术,让自己看起来更加出众。
1.2 精心包装的外在形象
为了让自己的形象更加符合"高富帅"的人设,邹某豪不惜斥资整容。他做了植发手术,解决因长期失眠导致的头发脱落问题;还对眼睑和下巴进行了整形,让自己的外貌更加出众。他居住的公寓位于伦敦一栋高档公寓楼的39层,每月租金高达4000英镑(约3.7万人民币),从公寓里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的美景。
邹某豪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的奢华生活——豪车、名表、品牌服饰等高端奢侈品。他会分享自己参加各种高端社交活动的照片,与各界名流的合影,让人觉得他不仅拥有财富,还拥有广泛的人脉。
然而,这一切光鲜亮丽的外表下,隐藏着一个扭曲的灵魂。邹某豪利用这些外在条件,在社交媒体上吸引了众多女性的关注,尤其是那些刚到英国的中国女留学生。他以"学术交流"的名义,频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结识了许多中国留学生,尤其是女学生。他凭借着自己的高学历和看似儒雅的气质,成功降低了受害者的防备心。
二、狩猎模式:系统化的X侵产业链
2.1 精准筛选目标
邹某豪的犯罪模式高度系统化,他通过Tinder、微信等平台锁定刚到英国的华裔女学生,利用对方语言障碍和孤独感建立信任。这些女性通常是初到异国他乡,对环境不熟悉,渴望结交朋友,而邹某豪正是利用了她们的这种心理,以及彼此之间的文化亲近感,降低她们的防备。
他的筛选标准非常明确:他专门针对中国留学生群体下手,尤其是那些看起来比较单纯、缺乏社会经验的年轻女性。他会在社交场合中,如派对、聚会等,主动与女留学生搭讪,表现出热情、友好的态度。邹某豪非常善于观察,他能够迅速判断出哪些女性可能更容易成为他的目标——那些看起来比较孤独、压力大或者对环境不熟悉的女性,往往会成为他的首选。
2.2 渐进式操控与药物控制
邹某豪采用渐进式的操控手段,初期以"学习辅导"、"老乡聚会"为由接近目标,逐步升级为单独邀约喝酒。他会邀请这些女性到自己位于伦敦市中心的豪华公寓,以聚会、喝酒为名,实则在饮料里掺入迷药,或者直接灌醉受害者。
他的作案手段非常专业且残忍。邹某豪会在饮料中偷偷加入 GHB、七氟醚等管制药物,这些药物 能够在短时间内让受害者 失去 意识。据了解,七氟醚 是一种起效迅速、苏醒快速、安全性高的吸入麻醉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七氟醚作为一种吸入性麻醉药在临床麻醉领域被广泛采用。邹某豪将这种专业知识应用到了犯罪中,他甚至根据受害者的体重精确计算迷药的剂量,误差不超过0.1克。
当受害者开始出现眩晕、意识模糊的症状时,邹某豪会假意关心,将其扶到卧室或者沙发上"休息",然后实施X侵行为。他的公寓里,针孔摄像头、移液器、微型摄像头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专门用来控制药量的工具。邹某豪将这些高科技设备巧妙地隐藏在公寓的各个角落,以便全程记录他的犯罪过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