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梅好考完试回来,在家里等通知。
方冬强三岁了,现在有了方梅好在家一起带,也是一直住在外婆家。
蝉鸣聒噪得像要把整个夏天煮沸。
方梅好经常出来望着村口那条被晒得发白的土路。
没有网络和电话的年代,消息像村边的溪水,得顺着渠道慢慢淌。
村里的邮递员蹬着绿色的二八大杠自行车晃进村,车铃“叮铃铃”一响,方梅好就跑出门口。
方梅好这些天最盼的就是这铃声,“叔,有我的信吗?”
邮递员从车架一侧的绿色帆布邮包里去取出几封信。
“什么名字?”
“方梅好。”
他把看过收件人名字的信封挨个理了理,看过的放到最底下,摇摇头,“没有。”
“袋子里面还有吗?”方梅好伸长脖子往袋里面瞧。
“你们村的信都在这里了。”
“哦!”方梅好应了声,慢慢转身往家走。
“你是不是在等通知书?”邮递员忽然问。
“嗯。”方梅好点点头。
“好的,知道了!”
等了几天,还是没有消息。
方梅好是既盼着车铃声响,可车铃声响了又忍不往门后缩,怕等来的还是“没有。”
“方梅好!方梅好在家不?”邮递员扯着大嗓门在外面喊。
“妈,有信了!”方梅好一边喊一边跨出门外。
方梅香妈赶紧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方梅丽抱起方冬强也跟着跑出来。
邮递员从帆布包里掏出一封牛皮纸信封,边角都磨圆了,上面印着鲜红的“浙江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字样。
方梅好接过信,手抖得连信封都拆不开。
“咱梅好考上大学了!”方梅香妈带着哭腔,“梅丽,快去田里,叫爸回来,跟爸说。”
“哦,”方梅丽放下方冬强,“冬强,小阿姨考上大学了,我去叫外公。”
方梅香妈抱起方冬强,“小阿姨考上大学了,以后冬强也去读大学。”额头往方冬强胸口顶了顶,笑着用手搓搓鼻子。
旁边邻居凑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夸。
“以后不用背锄头啰!”
“梅好好福气,要吃公家饭了!”
“了不起,真了不起!”
消息像长了翅膀,眨眼间就飞遍了整个村子。
方梅香爸和方梅丽从田里回来,村口的人已经在议论这事了。
“快回家去,家里出了个大学生。”
“对啊,还干什么活?”
方梅香爸笑着点点头,三步并作两步往家里赶。
方大苗听到消息,回到家拉起方梅香就往丈母娘跑,“小妹考上大学了,村里第一个女大学生,在我们家!”
屋里,方梅好抱着方冬强,指着通知书上的字一个个地念给他听。
方梅香妈坐在一边也认真地看着听着。
方梅香爸和方大苗他们先后脚进门。
“大学生小阿姨在教冬强认字了,哈哈哈!”方大苗看到此情景就乐呵。
方梅好把通知书递给她爸。
看着通知书,他脸上的皱纹像是被熨斗悄悄熨过,拧着的眉头松开了,嘴角微微往上翘了翘。
方梅香妈看着他那难得的微笑,不禁红了眼眶。
生了方梅好后,她就一直都怀不上。
他们也想再生个儿子。
去看了医生,吃了中药还是无济于事。又听于迷信,想去求一个儿子。
可告诉他们的是,他们家不会有儿子,即使有,也不会长久,留不住。但他们家会有比儿子出息的女儿,没有儿子,他们以后的生活也不会差,后代也会昌盛。
后来,方梅香妈也一直没有怀上。
没有儿子好像也是他们家的一个疙瘩,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事也就无奈地慢慢放下了。
如今,方梅好成了村里的第一个女大学生。这个荣誉,总算弥补上了心里的遗憾。
“大苗,你和梅香晚饭在这里吃,我做几个菜。”
“好,好,好!是要庆祝一下。”方大苗连忙应着。
“大苗,你也要好好干活,把冬强也供上大学。”
“好,我等下就去田里,梅香就在这里和小妹他们一起。”方大苗咧着嘴笑,眼里满是欢喜。
傍晚的时候,方梅香爸杀了一只老母鸡。
平时总说“养着下蛋”,今天却一句话没说,亲手拔了鸡毛。
饭桌上,鸡腿一个给方冬强,一个给方梅好。
“给大姐吧。”方梅好拿起鸡腿,往方梅香碗里送。
“你吃,今天是因为你才有鸡肉吃的。”方梅香爸说。
他们在推搡,方冬强已经津津有味地啃了半个鸡腿了。
“来,爸,今天高兴喝点酒。”方大苗给方梅香爸倒上酒。
方梅香看着大家的高兴劲,知道家里有喜事,也跟着乐。
方梅香家里对她好,方大苗也没欺负她,她的情绪一直都很稳定。
“好,晚上不干活了,我们都喝点酒。”方梅香爸端起碗。
吃完晚饭,方大苗回去的路上见着谁都热情打招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