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李玄初第一次凭借本能,晃晃悠悠地以神念抓起一件元始天尊炼制的、品阶不低的玉如意当玩具啃时,元始天尊先是眉头一皱,随即又舒展,非但没有阻止,反而开始琢磨是不是该多炼几件更适合婴儿抓握、又能温养元神的小玩意儿。
比如,李玄初被通天教主带着,乘坐奎牛在昆仑山闲逛,发出清脆笑声时,通天教主那得意洋洋的表情,能让偶然遇见的元始天尊脸黑半天,然后转头就去搜集各种祥瑞仙兽,准备给儿子当坐骑候选。
比如,李玄初在太上老子炼丹时,于丹房外咿呀学语,那纯粹的先天之炁竟引得丹炉内火焰平稳、药性更融,让老子抚须沉吟良久,考虑是否要在丹房里给小家伙设个专属的云床。
李玄初的每一个无意识的动作,每一次咿呀学语,甚至每一次酣睡的呼吸,都牵动着三位父亲的心。他们开始研究哪种仙露更易吸收,哪种灵材打磨的玩具不会伤到孩子娇嫩的肌肤,谁讲的道音更利于婴儿安眠……
系统则在李玄初意识里,兢兢业业地记录着:
【记录:玉清仙光沐浴两个时辰,根基稳固度+0.01%。】
【记录:接触上清剑意(极度温和版),身体协调性与灵觉敏锐度微幅提升。】
【记录:服用太清秘制“安神蕴灵仙露”,神魂强度缓慢增长。】
【警告:检测到三位尊长因“谁抱孩子时间更长”产生微小气机对峙,建议宿主适时发出哭声或笑容以转移注意力。】
李玄初(李云)在三位父亲的极致宠爱与系统的科学(?)辅佐下,一天天成长。他渐渐开始真正认同这个世界,认同“李玄初”这个名字,也认同了这三位虽然性格迥异、却都将他视若性命的大罗金仙父亲。
他的存在,如同投入三清原本平静道途中的一颗石子,荡开的涟漪,正在悄然改变着某些既定的轨迹。而未来,当他真正开始修行,当封神大劫的阴影初现,这由血脉紧密相连的一家四口,又将如何在洪荒谱写新的篇章?
这一切,都才刚刚开始。昆仑山上,云卷云舒,岁月静好,唯有婴孩纯真的笑声与三位父亲(偶尔为育儿琐事)的争论声,交织成最独特的道韵。
时光荏苒,昆仑山巅的云聚了又散,仙草枯荣了五度。对于动辄闭关千百年的大能而言,五年不过弹指一瞬。然而对于三清道场而言,这五年却是开天辟地以来最为“鲜活”与“喧闹”的五年。
当初那个襁褓中只能咿呀啼哭的婴孩,如今已长成了一个五岁模样的小道童。
李玄初,人如其名,小小年纪便已显露出非凡的灵韵。他穿着一身裁剪合体的月白小道袍,衣袂上用最细的银线绣着太清符箓、玉清云纹和上清剑痕,象征着他三位父亲的传承。头发乌黑柔软,在头顶用一根小小的青玉簪挽成两个可爱的发髻,露出饱满光洁的额头和一张玉雪可爱的脸。
他的眼睛是最出彩的,黑白分明,清澈得如同昆仑山巅最纯净的冰雪融水,却又仿佛蕴藏着星河流转,灵动异常。当他专注地看着某物时,那眼神竟带着一丝与他年龄不符的、源自血脉本源的深邃。然而,一旦他笑起来,眉眼弯弯,露出两颗小小的、珍珠般的乳牙,那点深邃便瞬间被纯真无邪的甜糯取代,能融化世间最坚硬的寒冰。
这就是如今昆仑山一霸,三位大罗金仙父亲心尖尖上的宝贝——又奶又凶的李玄初。
场景一:晨课?不,是“萌”混过关现场
玉虚宫内,云雾缭绕,道韵天成。
元始天尊端坐云床,面容肃穆,正为座下(目前唯一且非自愿的)弟子李玄初讲解玉清仙法的筑基篇。他讲得深入浅出,引动周遭灵气化为金色莲花,瓣瓣生香,皆是大道真言。
“玄初,凝神静气,引气入体,循周天而行,需如玉润珠圆,不急不躁……” 元始天尊的声音带着天然的威严,试图将秩序与规范刻入小家伙的骨子里。
小李玄初盘腿坐在一个特制的、铺着软绵绵先天灵蚕丝垫的小蒲团上,小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膝盖上,小脑袋一点一点,眼皮正在激烈打架。
【系统提示:宿主,专注度下降至30%。检测到玉清道韵浓郁,建议主动运转《万源归流基础法》进行吸收,可有效提升修为并缓解困倦。】系统零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冷静。
“唔…零叔叔,玄初困…” 李玄初在意识里小小声地抱怨,带着浓浓的鼻音,“爹爹讲的话,像…像唱歌…”
【理解。但元始尊上的讲道蕴含规则之力,哪怕无意识聆听,亦对根基有益。请宿主坚持。】
就在李玄初的小脑袋快要垂到胸口时,元始天尊停下了讲道,微微蹙眉:“玄初?”
小家伙一个激灵,猛地抬起头,努力睁大那双迷蒙的大眼睛,奶声奶气地应道:“父父!玄初在听!” 内心OS:完了完了,老板提问了!
那强装精神的小模样,配上因为刚打过哈欠而水汽氤氲的眼眸,看得元始天尊心头一软,那点因弟子(儿子)不专注而升起的不悦瞬间烟消云散。他清了清嗓子,努力维持严父形象:“哦?那父父方才讲到,气行至‘灵台’穴,当如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