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只需给下官留下刘练官和一个营,下官就能在这里与长毛血战!别的不敢说,拖延月余还是没有问题的!”
李世安知道,王恩绶的意思,是带着几百人在江夏打“游击”。
这里是他的地盘。
他不同于其他从来不出县衙的官员,他对本地乡镇相当熟悉。
几百人,只要太平军,不是派出上万人地毯式搜索,很难剿灭的。
只是李世安并不想耽误时间。
“只要没有暴露就好!”
李世安微微摇头,说:“王大人,本官让你通知嘉鱼县县令,通知了吗?”
“通知了…。”王恩绶不明所以,问道:“但是,您不让暴露身份…。”
“怎么?他不给面子?”李世安眉头微皱,“也没事,总督仪仗总有吧?”
“有!”王恩绶见李世安没有责怪,顿时松了一口气,“嘉鱼县作为省城附近的县衙,这些东西都是有的。”
湖广总督府在武昌城,荆楚巡抚衙门也在武昌城,总督和巡抚大部分是外省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赴任都有可能。
而这些外省巡抚、总督,不可能在千里之外就带着仪仗队过来吧?
所以,
总督上任时仪仗队通常是在总督即将上任的省份或地区内进行准备。
具体来说,基本是在总督衙门所在地或附近的县衙进行准备工作。
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方便管理和协调仪仗队的各项事务。
同时也能确保仪仗队在上任仪式中能够及时到位并发挥作用。
所以,为了周全。
武昌附近的县衙都有相关排场。
只是一般没有武昌城的好。
但是现在武昌城都被太平军控制了,哪里还能顾得上好坏?
能有仪仗表示身份就不错了。
突然,王恩绶似乎想到了什么,“制台大人?您要公开赴任了?”
“不错!”
李世安微微点头,笑道:“原本准备再等几天的,但是现在要提前了。”
“你就安心在这里练兵吧!”
“给夏统领他们负责好后勤!”
“可是…。”
王恩绶疑惑道:“长毛的人已经准备过来了,这里已经不安全了。”
“咱们的团练都是新人,武器也主要是木棍、刀剑,根本挡不住的。”
“刘练官不是说了嘛,这里没有暴露。”李世安背负双手踱步,“韦俊只是被这里的情况,还有你这个县令吸引。”
“他只是好奇而已…。”
“本官相信,只要本官公开出现,他的注意力马上就会离开这里!”
“退一步讲,我带来的人,加上你最先招募的一千多人,即使打不过长毛的三千人,全身而退还是不难的!”
“这能行?”王恩绶不理解。
“听说过太平军北王吗?”
“有所耳闻。”
“那是韦俊他哥哥!”
“恩?”
“本官杀的!”
“什么?”王恩绶毕竟是文官,还只是一个县官,对军事自然没怎么关注。
他最近也只是被太平军夺了治所,这才不得不从事一些军事行为。
但也仅限于后勤保障。
具体的军事训练是刘永福和镖局的人,所以他很震惊,马上急了。
担忧的说道:“大人,如此一来,您的身份可千万不能曝光,至少在抵达金口大营之前,千万不能曝光!”
“刘统领说了,现在这个韦俊,有两万大军,虽然兵力分散在武昌、兴国、通山等地,但这里还有长毛秦日纲。”
“仅仅武昌就有上万的长毛…。”
“现在咱们就这么点人…”王恩绶看了看李世安的亲兵营,除去分散安排的军官和炮兵,蒋彪只有两百多人。
半个亲兵营而已。
李世安不置可否,他知道的比王恩绶更多,武昌不止韦俊和秦日纲。
还有一个清军将领容易忽视的年轻人,十几岁的检点陈玉成。
这人虽然现在只是一个检点,但他资格已经超过古隆贤这个检点。
也就是年纪太小。
最初升的慢。
现在正是飞速崛起的时候。
论战斗力,几个古隆贤都比不上。
不过,这些他没必要说,
只是安抚道:“这些本官自有安排,你只需要按照本官说的做。”
“给夏统领他们做好后勤保障,联络好本地百姓的感情,尽量发展百姓,让周边百姓作为我们的眼线!”
“做到军藏于民,民就是军,军也是民,争取更多的发展时间。”
眼看王恩绶还是不懂自己的想法,他只能把赵烈文留下来主持大局。自己带着蒋彪半个亲兵营往嘉鱼县而去。
……
一天后,
李世安从陆路,绕道抵达长江上游的消息,秘密传入武昌城中。
已经出发的古隆贤被紧急召回。
国宗韦俊,第一时间找到秦日纲议事,“燕王,武昌城就拜托给你了!给我三天时间,我保证灭了金口大营!”
韦俊虽然字字清晰,但秦日纲明显感觉到了不对劲,劝说道:“韦国宗,莫要心急,此事应该从长计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