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镇听完长平公主的叙述,眉头微微一挑,脸上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
“哦?皇侄女竟有此心?要为本王……纳妃?”
他放下手中的军报,目光落在长平公主那张略显紧张,却又带着几分坚定的俏脸之上,心中……已然明白了七八分。
这便宜皇侄女,怕是……看不惯自己身边那些“来路不正”的女人,想要找个“根正苗红”的王妃,来稳固自己的“后宫”了。
“皇叔说笑了。”
长平公主被朱镇那略带戏谑的目光看得有些不自在,俏脸微微一红,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正色道,“皇叔如今乃大明摄政王,日后……更有可能九五至尊。身边岂能无一位贤良淑德,能母仪天下的正妃?”
“沐王府世代忠良,沐剑屏郡主品性纯良,出身更是无可挑剔。她若能成为皇叔的正妃,于国于家,皆是……上上之选。”
朱镇闻言,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能入他眼的女子,要么是像龙儿、苏荃那般,武功高强,能助他一臂之力;要么是像陈圆圆这般,风华绝代。
至于那沐剑屏身份,也确实……无可挑剔。
作为大明摄政王的正妃,日后大明的皇后,她的出身,必须……清清白白,没有任何污点。
这一点,他身边的其他女人,确实……都比不上。
“皇叔,”长平公主见朱镇沉吟不语,以为他有所顾虑,连忙又道,“此事,剑屏郡主那边,想必……也是心甘情愿的。”
“至于那方怡姑娘,”她顿了顿,又补充道,“沐公爷说,她与剑屏郡主情同姐妹,对皇叔亦是……一片痴心。若皇叔不弃,便让她一同……入府为侍妾,也好与剑屏郡主作伴。”
“哦?还有这等事?”朱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送上门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既然皇侄女一片美意,沐公爷也已应允,”朱镇沉吟片刻,终于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勉为其难”的笑容,“那本王……便却之不恭了。”
“如此甚好!”长平公主闻言,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脸上也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她知道,此事……成了!
“只是……”朱镇话锋一转,看着长平公主,眼中闪过一丝意味深长的光芒,“这纳妃之事,礼节繁琐,本王如今军务繁忙,怕是……无暇分心啊。”
“皇叔放心!”长平公主立刻会意,连忙道,“纳妃的一切礼仪,皆由皇侄女一手操办!绝不劳烦皇叔费心!”
她心中暗道:皇叔啊皇叔,你这甩手掌柜,当得倒是……心安理得。
不过,只要能将沐剑屏安插在皇叔身边,其他的……都好说。
“嗯。”朱镇满意地点了点头,“如此,便有劳皇侄女了。”
纳妃之事,便如此……轻描淡写地定了下来。
对于朱镇而言,这不过是他波澜壮阔的人生之中,一个小小的插曲。
但对于长平公主,对于沐王府,乃至……对于整个大明的未来,其意义……却非同凡响。
消息传出,整个南京城都为之轰动!
摄政王殿下要纳妃了!
而且,正妃还是……沐王府的小郡主沐剑屏!
这……这简直是天作之合!
一时间,各种溢美之词,不绝于耳。
沐王府的门槛,更是险些被那些前来道贺的官员士绅踏破。
沐剑声忙得焦头烂额。
而作为事件的另一位主角,沐剑屏小郡主,则彻底沉浸在了……即将成为摄政王妃的巨大喜悦与娇羞之中。
她每日里把自己关在房中,对着镜子,一会儿傻笑,一会儿脸红,一会儿又……患得患失,担心自己配不上那位高高在上的朱大哥。
方怡倒是比她镇定许多,每日里除了安慰开导小郡主之外,也在暗暗地……为自己即将到来的新身份,做着准备。
能成为摄政王殿下的侍妾,对她而言,已是……天大的福分了。
长平公主则亲自坐镇,调动宫中人手,开始有条不紊地筹备起了这场……意义非凡的纳妃大典。
凤冠霞帔,龙凤喜烛,一切……都按照最高规格准备。
她要让这场婚礼,办得风风光光,热热闹闹,向天下人宣告,大明摄政王……王妃有人了!
黄道吉日。
整个南京城,张灯结彩,鼓乐喧天,喜气洋洋。
摄政王府之内,更是……宾客盈门,高朋满座。
龙骧军的各级将领,南京城内新任命的文武官员,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盛大的婚礼。
朱镇一身大红的蟒袍,头戴嵌宝紫金冠,腰束玉带,丰神俊朗,气宇轩昂,更添了几分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喜庆与柔情。
他站在大殿正中,接受着众人的道贺,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的笑容。
吉时已到。
在喜娘的搀扶下,头戴凤冠,身披霞帔,盖着红盖头的沐剑屏,以及……同样一身喜庆装扮,却略显素雅的方怡,款款走入了大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