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师兄的目光落在叶秋身上,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蹙起。他自然认得这个以“五行混杂”的劣等资质破格录入外门、据说还有些“古怪”的孩童。心中一丝轻慢与不耐悄然升起,但面上依旧维持着师兄的风范,淡淡道:“哦?叶师弟有何疑问?”他以为叶秋是哪里没听懂这“简单”的基础知识。
叶秋放下小手,仰着小脸,眼神纯净得像山涧的清泉,带着一种不掺杂质的好奇,问道:“周师兄,为什么灵气一定要先走‘手太阴肺经’这条小路呢?它看起来好像……不是身体里最宽、最直的一条‘路’呀?”
又是这个问题!这个看似天真无邪的问题,如同一根细针,再次精准地刺向了那套被视为金科玉律的修行体系中最不经推敲的“经验性”环节!
周师兄脸上的从容瞬间凝固了一瞬,心底一股无名火“噌”地窜起,混合着被冒犯的恼怒。怎么又是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怎么又是这种离经叛道、质疑古法的问题?!他强压下翻腾的情绪,脸色沉了下来,声音带着一丝冷意:“叶师弟!此乃先贤大能历经万载实践所定下的运行周天之序,自有其深意!‘手太阴肺经’主一身之气之宣发肃降,以此为起始门户,可温和引动天地清气,润泽脏腑,循序渐进,最是稳妥,可避免灵气躁进,损伤稚嫩经脉!此乃修行之常识,亦是保全之道!你需谨记古训,莫要胡思乱想,徒生妄念!”
这个回答,充满了“先贤智慧”、“稳妥保全”之类的说辞,与当初王道长的解释如出一辙,试图用权威和“为你好”的逻辑将疑问压下去。
然而,叶秋并未如寻常孩童般被这番“大道理”轻易唬住。他眨了眨那双清澈得仿佛能倒映出一切虚妄的眼睛,继续用那无害的、带着探索意味的语气追问,甚至用手比划起来:“可是师兄,我还是有点不明白。如果……如果我们家门口有一条又宽又平的‘大路’(他用手虚指自己头顶百会穴,然后垂直划下,指向小腹丹田),直接通到我们要去的‘大仓库’(丹田),为什么我们非要从旁边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胡同’(手太阴肺经)先绕一圈,把东西(灵气)先放到一个小院子里(肺部),然后再费力地搬上大路呢?这样不是走得更远,更累,也更慢吗?”
他用孩童能理解的“路”、“仓库”、“院子”、“搬东西”作比喻,将抽象的经脉运行路径描述得形象生动,甚至带着一点朴素的逻辑。
“噗嗤……”
殿内顿时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低低的哄笑声。一些弟子觉得这小孩的比喻虽然粗浅,却莫名地贴切,甚至有点可爱;更多弟子则觉得他异想天开,竟敢用这种市井俚语来比喻高深的修行法门,实在可笑又无知。
周师兄的脸色却瞬间有些发青!他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标准化的解释,在这个看似幼稚的比喻面前,竟然显得有些苍白无力!难道要他跟一个五岁孩子争论“手太阴肺经”的阴阳五行属性与天地清气的对应关系?那只会越描越黑!这个比喻,直接绕开了复杂的理论,直指一个核心的效率问题——为什么舍近求远?
他发现自己竟然无法从“效率”和“逻辑”的层面,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反驳!难道要说先贤定下的路就是对的,不需要理由?这根本就是蛮不讲理!
“胡闹!”周师兄深吸一口气,语气陡然变得严厉起来,带着训斥的口吻,“叶秋!修行之道,玄奥精深,岂是你能用这等粗浅比喻妄加揣度的?!任督二脉乃人体阴阳之总枢,要害之地,岂容初入门者引灵气肆意冲撞?!稍有不慎,便是经脉寸断、修为尽废之下场!古法如此安排,正是前辈祖师慈悲,为保全我等低阶弟子性命道途!此乃无数先辈用血泪换来的经验智慧,岂容你在此大放厥词,质疑古训?!”
他不得不将“危险论”和“经验智慧论”搬了出来,试图用可能的严重后果和历史的厚重感,来压服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叶秋仿佛被师兄突然拔高的严厉语气吓到了一丝,小小的身体微微缩了缩,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无措”和“委屈”。但随即,他又像是控制不住好奇心般,用更小的、近乎自言自语的声音嘀咕了一句,这声音却如同羽毛般,清晰地飘进了周围每一个人的耳中:
“可是……如果……如果我们赶车的技术特别好,能让车子走得稳稳的,不撞到路两边的墙,是不是就可以直接走宽敞的大路,更快地把货物送到仓库呢?这样……不是更好吗?”
“控制得特别好”?“走得稳稳的”?“不撞墙”?
周师兄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脑门,胸口憋闷得几乎要炸开!这轻飘飘的几个字,背后代表的是何等恐怖的精微控制力?是对自身经脉结构、灵气特性、能量流动规律何等透彻的了解和掌控?这简直是对整个现有低阶修行体系的颠覆性假设!这岂是一个练气期弟子,尤其是一个被判定为修行废材的五岁稚童所能企及的境界?!这简直是痴人说梦,是对古法权威的赤裸裸挑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