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修士洞府的遗泽,如同一颗投入深潭的巨石,在叶秋的心湖中激起了滔天巨浪。那枚残破玉简中关于“五行归一”的宏大意境与“虚丹”框架的构想,与他苦苦追寻的“四修合一”、“溯源归一”之道产生了惊人的共鸣,为他照亮了前路迷雾中的一段险径。他虽依旧随队前行,但大部分心神都已沉入识海,以“万象源纹”为基,疯狂推演着如何将古修士的理念与自身四种本源力量的冲突问题相结合,构建那玄之又玄的“神意之桥”。
他沉默寡言,常常陷入长时间的凝思,周身气息时而晦涩如深渊,时而灵动如星河流转。这种状态,在危机四伏的秘境中,本应让人担忧,但林阳、周瑾等人却早已习惯,甚至隐隐觉得,每当叶师弟陷入这种沉思,随后往往能给出更惊人、更精准的破局之策。他们默契地护卫在其周围,将他的沉默视为一种更深层次的“观察”与“推演”。
然而,这种近乎盲目的信任与依赖,如同一根不断绷紧的弦,在另一个人心中,终于达到了承受的极限。
队伍按照地图指引,来到了一片令人望而生畏的区域——白骨林。
放眼望去,无数惨白、巨大、形态扭曲的兽骨如同丛生的利刺,密密麻麻地耸立在焦黑的大地上,直指那片永恒暗红的压抑天穹。这些骨骼并非散乱堆放,而是以一种诡异而富有韵律的方式交错、叠压,构成了一片无边无际的死亡森林。骨林之间,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灰白色雾气,这雾气不仅彻底遮蔽了视线,更带着一种阴冷的腐蚀性,连修士远超常人的灵觉在此地也被压制到了极致,神识探出不过周身数丈,便如同陷入泥沼,反馈回来的只有一片混沌与令人心悸的死寂。空气中弥漫着骨粉的涩味与一种深入骨髓的阴寒。
“此地……大凶!”周瑾脸色发白,手中的阵盘指针疯狂乱转,最终“啪”的一声轻响,一道细微的裂痕出现在盘面上,“地脉彻底混乱,天然迷阵与蚀灵雾双重叠加,我的阵法……在此地几乎失效!” 身为阵峰精英,失去阵法依仗,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不安。
林阳指尖捻起一丝雾气,鼻翼微动,脸色骤变:“雾中含有‘蚀灵粉’和‘迷魂散’的成分!长时间吸入,不仅损耗灵力,更会侵蚀神智!必须尽快离开!”
就连一向清冷自持的柳如霜,握剑的手也微微紧了几分。剑心通明在此地受到了严重干扰,那无处不在的灰白雾气,仿佛能蒙蔽灵台,让她有种利剑蒙尘的滞涩感。
叶秋从深沉的推演中缓缓回过神来,双眸之中那流转的符文渐渐隐去。他凝视着白骨林深处,即便以“源初道纹”的视角,此地的能量场也混乱扭曲得像一团被疯狂搅动的毛线,但在那混乱的最核心处,他勉强捕捉到了一点……异样。
那里,有一股极其精纯、凝练、仿佛历经万古而不散的至阴能量源,其气息中正平和,却又浩瀚无边,隐隐与《五行归一简述》中提到的、可用于平衡阴阳、淬炼神魂的“太阴菁华”的描述有几分相似。若能得之,对他推演“虚丹”结构,调和体内阴阳冲突,或有难以估量的助益。
但与此同时,他也“看”到了更令人心悸的景象——在那至阴能量源的周围,盘踞着数股极其隐晦、却散发着滔天凶戾与死亡气息的存在!它们的能量波动与整个白骨林融为一体,如同潜伏在阴影中的毒蛇,冰冷、残忍,其实力……远超三头玄阴蟒!甚至给他一种面对金丹期存在的隐约压迫感!
机遇与风险,如同刀锋的两面,在此地达到了极致。
叶秋收回目光,语气平静无波,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凝重:“骨林中心,确有一物,或对修行有益。但其周围,有远超三头玄阴蟒的凶物守护,数量不止一头。此地环境对我等极端不利,神识受限,阵法难施,丹药效果亦将大打折扣。强行深入,十死无生。建议沿骨林边缘,寻隙绕行。”
他的判断,基于超越常理的洞察,清晰、冷静,将利弊剖析得明明白白。
然而,这理性到近乎冷酷的分析,听在早已心绪不宁的林风耳中,却如同点燃最后导火索的火星。
一直压抑的屈辱、不甘、以及那份属于道峰天才的、被反复践踏的骄傲,在这一刻轰然爆发!
林风猛地转过身,脸上那层维持了许久的温文假面彻底剥落,露出了底下扭曲的愤懑与一丝狰狞。他手中的玉骨折扇“啪”地一声合拢,指向叶秋,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尖锐:
“叶师弟!又是‘建议’!自入这幽寂秘境以来,哪一次不是依你‘建议’而行?我等堂堂内门精英,筑基修士,在你眼中,莫非就成了只需听令行事的傀儡吗?!”
他目光扫过脸色微变的林阳和周瑾,语气带着煽动性的讥讽:“周师弟,你的阵法造诣呢?林师弟,你的丹道见识呢?在此子面前,你们就甘愿沦为附庸,连独立思考的勇气都没有了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