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那层由纯粹光晕构成、仿佛不存在任何实质阻碍的门户,预料之中的空间撕裂感或神魂颠倒的眩晕并未出现,反而像是卸下了背负已久的千钧重担,一股难以言喻的、清新纯粹到极致、仿佛回归生命最初母体般的安宁与祥和气息,如同温暖的潮水,瞬间将刚刚经历心神极致耗竭的叶秋,以及紧随其后、心弦紧绷的团队成员们,温柔地包裹。
眼前的景象,让心神俱疲的叶秋,以及他身后所有目睹过外界碑林废墟、经历过迷失魂碑惊魂、闯过断空桥险境的同伴们,都不由自主地怔在了原地,心神为之彻底所夺,仿佛连呼吸都在这份难以形容的壮丽与玄奇面前停滞。
这里,并非预想中堆满奇珍异宝的藏宝殿宇,亦非某位大能修士遗留的修炼洞府,而是一片超脱了凡人想象极限、仿佛由大道亲手雕琢而成的——万象碑林世界。
首先征服所有人感官的,是那一片浩瀚无垠、纯净到令人心醉的“天空”。它并非外界所见的那片由星辰与混沌气流交织成的漩涡,而是一片完整、柔和、仿佛由最本源、最纯粹的光明概念本身凝聚而成的穹顶。这光明没有源头,却均匀地洒满每一个角落,亮如白昼,却丝毫不觉刺眼,反而带着一种温润如玉的质感,照在身上,仿佛能直接洗涤灵魂的尘埃,带来深入骨髓的安宁。空中没有云彩飘荡,却仿佛有无形无质、蕴含着磅礴生机的甘露在缓缓洒落,呼吸之间,都能感受到神魂在被悄然滋养、修复。
脚下所踏,并非冰冷的岩石或泥土,而是一种温润细腻、触手生暖、色泽洁白无瑕如玉的地面。它光滑如镜,清晰地倒映着上方那纯净的光晕以及远处碑林的巍峨轮廓。更神奇的是,行走其上,一股温和而磅礴的暖意与浩瀚生机,源源不断地从脚底涌泉穴涌入体内,如同最甘醇的灵泉,缓缓流淌过四肢百骸,滋养着干涸的经脉,修复着此前恶战与心神消耗带来的暗伤与疲惫。就连叶秋那因过度推演而苍白如纸、七窍渗血的凄惨面色,在这股生机的滋养下,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了一丝红润,萎靡的气息开始平稳回升。
而这片神圣天地的绝对中心,便是那足以让任何修士道心震颤、为之痴狂的万象碑林。
与外界那些散落荒芜、残破不堪、意境混杂、仿佛被时光遗弃的碑石截然不同,这里的碑林呈现出一种完美的、井然有序的、仿佛由宇宙至高法则亲手规划布局的宏大阵势。它不再是杂乱无章的堆积,而是一座活着的、呼吸着的、演绎着天地至理的法则圣殿!
无数大小不一、但形态都趋向于完美几何体(或是棱角分明如切割钻石的立方碑,或是圆融流畅如天柱的圆柱碑,或是尖顶指天蕴含破灭与新生的棱锥碑)的石碑,按照某种深奥到无法言喻的宇宙阵图,星罗棋布地环绕排列。它们并非随意散落,而是如同拱卫帝星的亿万星辰,层次分明、气机相连地环绕着最中央那九块如同擎天巨柱般的主碑。
这些环绕的副碑,颜色各异,属性分明,散发着相对单一却精纯到极致的法则气息。有如烈火般赤红、表面仿佛有岩浆永恒流淌、散发着焚尽万物又孕育新生之意的火源碑;有湛蓝如最深邃海洋、内部波纹荡漾不息、演绎着至柔至韧、包容万象之道的水源碑;有青翠欲滴仿佛初春新芽、缠绕着充满生命律动的藤蔓虚影、散发着无限生机与成长之力的木源碑;有厚重沉稳如亘古大地、颜色混沌似承载万物、散发着滋养与稳固本源的土源碑……它们如同构成宏大乐章的一个个基础音符,以其纯粹而强大的法则波动,共同构成了这片碑林世界宏大而和谐的背景和声,奠定了万象衍生的根基。
然而,真正的主角,是那矗立在最核心区域、如同九根定海神针般巍然耸立的巨碑!
这九块主碑,每一块都高达百丈,如同沉睡的太古山岳拔地而起,直插那光明纯净的穹顶,散发着镇压八荒六合、定鼎乾坤秩序的磅礴无匹气势。它们并非紧密簇拥,而是彼此间隔着一段仿佛经过最精密计算的神圣距离,形成一个完美的圆形,如同九尊守护宇宙本源的神只,默然矗立,亘古不变。
每一块主碑,都对应着一种构成物质与能量世界最基础、最核心的万象法则,其形态、色泽、材质乃至散发出的道韵都截然不同,将各自代表的法则演绎到了某种极致完美的境界:
1. 金碑(正西方位):通体呈现一种内敛到极致、仿佛能吸收一切光线的暗金色,并非金属的光泽,而是“锐利”、“坚不可摧”、“肃杀”这些概念本身的具象化。碑体棱角锋利如天神锻造的刀刃,表面光滑如镜,却仿佛由无数细微到极致的剑刃微粒构成,凝视久了,连目光都仿佛会被其无形的锋锐之气割伤。道韵主“杀伐”与“破障”,却又暗含“精纯”与“规则”。
2. 木碑(正东方位):色泽青碧欲滴,生机磅礴如海。碑体并非死寂的石头,更像是一棵活着的、根系深扎大地、树冠触及苍穹的太古神树化石,树皮的每一道纹路都是天然形成的生命道纹,枝叶虽静止,却仿佛在无声地摇曳,洒落着点点充满造化之力的绿色光雨。道韵主“生长”与“滋养”,蕴含“柔韧”与“连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