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天穹本该是星河垂野、帝星(紫微星)居中明耀的景象,此刻却翻涌着暗紫色劫气,那团象征人间帝王气运的帝星,竟如被狂风裹挟的烛火,在紫微垣中不住偏移,光芒忽明忽暗,连周边护卫的左辅、右弼二星,都蒙上了一层灰翳。
朝歌城外三十里的鹿台遗址旁,一道金红相间的身影踏空而立。太一垂眸望着下方沉睡的人族都城,玄色法袍下摆被劫气卷动,周身萦绕的太阳真火如活物般跳动,却难掩眉宇间的凝重。他刚从起源殿领了龙宇法旨——帝星偏移已达临界点,若今夜不能稳住,不仅商朝国运将骤衰,更会引动封神劫气提前爆发,届时洪荒生灵又要多遭一场无妄之灾。
“劫气之烈,竟已能撼动帝星根基。”太一清啸一声,右手抬握,虚空泛起阵阵金纹,那尊曾在巫妖量劫中硬撼祖巫、如今经起源殿兵器库混沌材料重铸的东皇钟,缓缓从虚空显现。钟体上镌刻的金乌图腾熠熠生辉,每一道纹路都流转着混沌初开的本源之力,钟口悬着的十二颗星辰珠,对应着洪荒十二主星,此刻却有三颗黯淡无光。
太一指尖凝出一缕太阳真火,轻轻点在东皇钟上。“嗡——”钟鸣声响彻云霄,并非以往震慑敌寇的雄浑之音,而是带着一种温润却不容抗拒的韵律,如春雨润田般,朝着偏移的帝星蔓延而去。可就在钟音即将触碰到帝星时,天穹突然降下一道暗紫色劫雷,直劈东皇钟!
“罗喉残孽,还敢作祟!”太一眼中寒光乍现。他认出这劫雷中裹挟的是罗喉遗留的灭世魔气,当年龙汉初劫后罗喉虽亡,但其残魂碎片却依附在劫气中,每逢量劫便会出来搅局。太一左手结印,太阳真火化作一只金乌虚影,双翼展开,硬生生将劫雷挡在半空。
金乌虚影与劫雷碰撞的瞬间,暗紫色魔气四散飞溅,其中一缕竟绕过太阳真火,直扑朝歌城内的商王宫。太一心中一紧——商王太戊虽算贤君,却也难抵魔气侵蚀,若君王心智受扰,帝星只会偏移得更快。他不及细想,屈指一弹,东皇钟上的一颗星辰珠脱离钟体,化作一道金光,穿透城墙,落在太戊寝宫的房梁上。
星辰珠刚一落地,便释放出柔和的金光,将寝宫内悄然弥漫的魔气尽数驱散。睡梦中的太戊眉头舒展,原本紊乱的呼吸渐渐平稳,而天穹上的帝星,竟因这一丝转机,偏移的速度微微放缓。
太一松了口气,随即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在东皇钟上。他知道,驱散一缕魔气只是治标,要稳住帝星,必须让东皇钟的本源之力与帝星气运相连。可帝星周围萦绕的劫气如铜墙铁壁,仅凭钟音难以突破。太一沉吟片刻,忽然想起龙宇临行前的嘱托:“帝星虽属人间气运,却与洪荒星河同源,若遇阻碍,可引太阳真火融钟力,以‘星轨共鸣’之法破局。”
“星轨共鸣……”太一喃喃自语,随即周身太阳真火暴涨,金红色火焰如潮水般涌入东皇钟。钟体上的金乌图腾仿佛被唤醒,发出阵阵啼鸣,十二颗星辰珠同时亮起,与天穹上的十二主星遥相呼应。太一双手结出复杂的印诀,口中诵念古老的星咒,东皇钟缓缓升空,悬停在紫微垣下方。
“起!”太一声喝,东皇钟猛地转动,钟口对准帝星,一股融合了太阳真火与混沌之力的金色光柱,直射帝星。这一次,暗紫色劫气再次阻拦,却被光柱轻易穿透——太阳真火本就有净化邪祟之效,再加上混沌之力的加持,劫气根本无法抵挡。
金色光柱触碰到帝星的瞬间,帝星猛地一颤,原本黯淡的光芒骤然明亮,偏移的轨迹开始逆转。可就在此时,天穹深处突然传来一声沉闷的嘶吼,一团比之前粗壮数倍的劫气,裹挟着无数怨灵虚影,朝着东皇钟扑来。太一瞳孔骤缩——这是封神劫气中蕴含的“怨魂劫”,是此前仙妖争斗、人族战乱中死去生灵的怨念凝聚而成,比罗喉魔气更难对付。
“想毁我镇星之业,痴心妄想!”太一怒喝,右手握住东皇钟钟耳,猛地将钟体提起,然后狠狠拍下。“咚——咚——咚——”连续三声钟鸣,每一声都如惊雷炸响,第一声震散怨灵虚影,第二声削弱劫气,第三声则直接将劫气逼回天穹深处。
可这三记钟鸣也耗尽了太一大半神力,他嘴角溢出一丝血迹,周身的太阳真火黯淡了不少。但他不敢停歇,趁劫气退散的间隙,再次引动东皇钟,金色光柱持续注入帝星。随着光柱不断输送力量,帝星渐渐回到紫微垣中央,左辅、右弼二星的光芒也恢复了往日的明亮,甚至连周边的天枢、天璇等北斗七星,都重新焕发生机。
当天穹的暗紫色劫气渐渐消散,星河重新变得清晰时,太一终于支撑不住,缓缓落在地面。他收起东皇钟,看着天穹上稳定的帝星,露出一丝笑容:“总算……稳住了。”
此时,一道身影从虚空走来,正是鸿蒙宗大长老玄空。玄空手中拿着一枚丹药,递给太一:“太一尊上,这是道尊炼制的‘补神丹’,快服下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