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雁门关外,官道上尘土飞扬,一支规模庞大的商队正缓缓启程。为首的是一面绣着 “北境商队” 四个大字的黑色大旗,旗下是五十辆装满货物的马车,每辆马车都由四匹骏马拉着,车厢上蒙着厚厚的帆布,里面装满了铁矿石、煤炭、改良农具和蒸汽织布机生产的优质棉布。商队的前后左右,有两百名身着劲装的护卫,个个腰佩长刀,手持连发弩,神情警惕,他们都是从北境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负责保护商队的安全。
商队的领队是陆辰的心腹谋士苏文,他身着锦袍,骑着一匹白马,走在商队的最前面。此次他奉命带领商队南下,将北境的特产运往中原和江南销售,同时采购丝绸、茶叶、药材和优质木材等北境稀缺的物资,逐步垄断北方的贸易市场。
“苏先生,咱们这次的路线是先到太原府,再转道开封,最后抵达江宁府,对吧?” 护卫队长赵勇骑马来到苏文身边,低声问道。
“没错。” 苏文点头道,“太原府是北方的交通枢纽,我们先在那里设立商号,打开北方市场;开封府是中原重镇,商贾云集,我们可以将北境的矿产和农具销往那里;江宁府是江南的经济中心,丝绸、茶叶闻名天下,我们要在那里建立长期的采购渠道,把南方的物资运回北境。”
他顿了顿,又叮嘱道:“沿途要多加小心,尤其是太行山一带,盗匪猖獗,还有可能遇到萧承煜派来的人埋伏。一旦遇到危险,立刻用连发弩反击,同时放出信号弹,我们在沿途安排了接应的人手。”
“苏先生放心,属下已经吩咐下去了,护卫们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绝不会让商队出任何差错。” 赵勇坚定地说道。
商队一路南下,沿途的景象与北境截然不同。中原大地一片富庶,农田里庄稼长势喜人,城镇里商铺林立,人声鼎沸。可苏文并没有心思欣赏这些,他深知此行的责任重大,北境商队的第一次出行,不仅关系到北境的经济利益,更关系到陆辰垄断北方贸易的计划能否成功。
抵达太原府后,苏文按照陆辰的吩咐,以高价买下了城中一处繁华地段的宅院,设立了 “北境商号”。商号开张的第一天,就吸引了不少当地的商贾和百姓前来围观。当苏文让人掀开马车上的帆布,露出闪闪发光的铁矿石、乌黑的煤炭、崭新的改良农具和质地精良的棉布时,围观的人群顿时沸腾了。
“这铁矿石的成色真好,比咱们本地的强多了!”
“这改良犁看着就结实,不知道好用不好用?”
“这棉布摸起来真舒服,比江南的粗布好多了!”
商贾们纷纷围了上来,向苏文询问价格。苏文笑着说道:“各位乡亲,各位老板,我北境商号今日开张,所有商品一律八折优惠!我们的铁矿石纯度高达七成,适合锻造兵器和农具;煤炭燃烧效率高,烟尘少,取暖、做饭、锻造都能用;改良犁省力高效,能让粮食亩产增加两成;棉布质地柔软,耐磨耐穿,价格却比丝绸便宜得多。”
他让人现场演示了改良犁的使用方法,又点燃了一块煤炭,展示其燃烧效果。商贾和百姓们亲眼看到了北境商品的优势,纷纷下单购买。不到一天的时间,商队带来的五十具改良犁、十吨煤炭和五匹棉布就被抢购一空,铁矿石也与几家大型锻造坊签订了长期的供货协议。
“苏先生,没想到北境的商品这么受欢迎!” 赵勇高兴地说道,“照这个势头,咱们用不了多久就能打开北方市场了。”
“这只是个开始。” 苏文笑着说,“太原府只是第一站,接下来我们还要去开封府和江宁府,让更多的人知道北境的商品。”
离开太原府后,商队继续南下,前往开封府。一路上,北境商品的名声越传越广,不少商贾提前在沿途等候,想要与苏文签订购货协议。可就在商队即将进入开封府境内时,却遇到了麻烦。
一群身着黑衣的人拦住了商队的去路,为首的是一个满脸横肉的壮汉,他骑着一匹黑马,手持一把鬼头刀,大声喊道:“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赵勇心中一沉,知道遇到了盗匪。他上前一步,冷声道:“我们是北境商队,奉镇北王之命南下经商,劝你们识相点,赶紧让路,否则休怪我们不客气!”
“镇北王?” 壮汉冷笑一声,“什么镇北王,在老子的地盘上,就得听老子的!识相的,把车上的货物留下一半,再交出一万两银子,老子就放你们过去,否则,别怪老子刀下无情!”
苏文眼神一冷,对赵勇使了个眼色。赵勇立刻会意,大喊一声:“兄弟们,动手!”
护卫们纷纷举起连发弩,对准盗匪。随着赵勇一声令下,密集的箭雨朝着盗匪射去。盗匪们没想到商队的护卫如此厉害,纷纷中箭落马,剩下的盗匪吓得魂飞魄散,转身就跑。赵勇带领几名护卫追了上去,斩杀了几名跑得慢的盗匪,才返回商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