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1月13日,星期四
天气:阴,偶尔飘下冰冷的雨丝,天色晦暗如暮
梦记:
昨日的“心象堡垒”之旅和“遗忘之画”的发现,像一剂强效的镇静剂,也像一束刺破迷雾的探照灯光。虽然精神的疲惫依旧深重,但那是一种有所收获的、带着希望的疲惫。现实稳定率停止下跌,认知滤网开始修复,更重要的是,我找到了一个明确的、可以在现实世界中行动的方向——重新审视姑婆的遗物,特别是那个神秘的檀木箱子。
一整天,我都泡在姑婆老宅那间尘封的阁楼里。空气中弥漫着陈年木料、旧纸张和淡淡霉味混合的气息,时间在这里仿佛凝固。那个沉重的檀木箱子依旧静静地待在角落,锁头已经因为上次取出笔记本而被破坏。我深吸一口气,仿佛能闻到那段被重新解读的、关于琉璃镇纸的记忆的味道,然后,郑重地掀开了箱盖。
箱子里东西不多,且大多寻常:几本老旧的相册,一叠用丝带捆好的信札,几件色泽暗淡的银饰。我小心翼翼地逐一翻看。相册里是姑婆年轻时的照片,笑容明媚,眼神清澈,与我所熟悉的那个沉静甚至有些阴郁的老人判若两人。信札多是些家常问候,字迹娟秀,透着一个时代的温婉。
就在我几乎要以为一无所获时,我的手在箱子最底层,触摸到了一个坚硬的、用厚实油布包裹的狭长物体。
我的心跳骤然加速。
解开缠绕的细绳,掀开已经发脆的油布,里面露出的,并非我想象中的琉璃镇纸碎片(它们或许在别处,或许早已遗失),而是一卷暗黄色的、不知由何种兽皮或致密织物制成的卷轴,以及一支通体漆黑、笔尖却闪烁着微弱银光的奇特钢笔。
卷轴入手沉重,带着一种温润的凉意。我缓缓将其展开。上面没有文字,也没有图案,只有无数极其复杂、精细、仿佛遵循着某种未知数学或神秘学规律的银色纹路。这些纹路并非印制上去的,更像是活物,在暗黄的底色上缓缓流淌、变化,如同一条条微缩的星河,或是一张动态的、描绘着某种底层规则的地图。凝视久了,竟与我脑海中那“钥匙”的真名碎片和空间坐标感产生了一丝极其微弱的、 harmonics 般的共鸣!
而这支黑色钢笔,笔身触手冰凉,那银色的笔尖光芒,竟与卷轴上的银色纹路如出一辙!
我瞬间明白了。这卷轴和笔,绝非寻常之物!它们极有可能与那本笔记本一样,是姑婆留下的、与那个超自然梦境世界相关的“遗物”!这卷轴上的纹路,或许就是一种描述“规则”、“结构”或者“修复”方法的图示!而这支笔……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我脑中形成。我拿起笔,尝试着,像在“心象堡垒”中运用意志力那样,将精神集中在笔尖,然后,小心翼翼地,朝着空气中轻轻一划。
没有墨水渗出。
但在我目光所及之处,笔尖划过的地方,空间本身泛起了一道极其细微的、水波般的涟漪!虽然转瞬即逝,但我清晰地看到了!这支笔,能干涉现实的结构?!哪怕只是最微小的层面?
巨大的震惊和一丝惶恐攫住了我。姑婆……她到底是谁?她不仅知晓我的“罪行”,保存了碎片,还拥有着如此不可思议的物品?她的一生,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我将卷轴和笔紧紧抱在怀里,如同抱着一件失落的圣物。我知道,我找到了远比笔记本本身更关键的线索。这些遗物,或许就是“加固现实锚点”,甚至“修复现实”的关键!
带着这种混合着兴奋、敬畏与不安的复杂心情,我当晚抱着卷轴和笔入睡。我强烈地预感,今晚的梦境,将会因为这新的变量而发生剧变。
果然。
梦境伊始,我并非出现在任何成型的场景中,而是悬浮在一片广阔的、黯淡的、布满裂痕的虚空之中。这些裂痕如同破碎玻璃上的纹路,纵横交错,无声地蔓延,透过它们,可以看到后面扭曲流动的、色彩怪异的能量,以及偶尔闪过的、难以名状的阴影——那是“无序之海”的景象!这里,是现实与梦境边界脆弱处的显化,是那些“结构震颤”在更高维度的真实面貌!
我的“心象堡垒”那幅动态网络,以投影的方式呈现在我面前,与现实边界上的裂痕相互对应。那些裂痕最密集、最不稳定的区域,正好对应着我内心网络中受污染最重、丝线最黯淡混乱的部分。
而我手中,正握着那卷展开的古老卷轴和那支黑色钢笔。卷轴上的银色纹路在此地光芒大盛,自动延伸、变化,其流动的轨迹,竟与修复那些空间裂痕的最佳路径隐隐吻合!它是一张现实结构的维修图纸!
一个明悟涌上心头:笔记本是“记录仪”和“接口”,而这卷轴和笔,是“修复工具”!
没有犹豫,我依照卷轴纹路所指示的,举起那支黑色钢笔,将意志与笔尖的银光融合,对准一条细微的、正在缓慢扩大的空间裂痕,小心翼翼地“描绘”上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