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光初现时,仍是五帝荣光:黄帝铸鼎,颛顼分州,帝喾立市,尧帝观星,舜帝南巡……可转瞬之间,镜中景象突变:天崩地裂,洪水滔天,比禹时更烈;又有猛兽出渊,食人盈野;更见人族自相残杀,甲兵遍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那景象持续百年,人族十不存一,文明几近断绝。老门主看得心惊肉跳,口吐鲜血,镜光骤暗——他窥到了天机:人族虽承三皇五帝之福,却因繁衍过盛,不敬天地,终招浩劫。
他踉跄起身,欲再窥天机,镜中却只剩一片混沌。正绝望时,一缕微光自镜底透出,照见一处景象:废墟之中,有匠人正在筑城,他们以砖石为基,以铁为骨,将残破的城郭重新修补;又有工匠熔铜铸铁,造犁铧以耕田,造箭矢以御兽;更有老者在山洞中刻字,将三皇五帝的工艺、历法、医术一一记录。渐渐地,城郭复立,农田重现,孩童围着工匠学习冶铁、制陶,笑声渐起。
老门主凝视那微光,忽然大笑:“原来如此!原来如此!”他抹去嘴角血迹,唤来众弟子,立于观中丹墀之上。此时山门外已是晨曦微露,朝阳正从东方升起。
“尔等随我学工艺,可知工艺为何物?”老门主声音沙哑,却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
弟子们答:“是求生,是观天,是立根……”
“不全对。”老门主摇头,指向东方,“方才我窥得天机,数千年之后,人族有大劫,天地倾覆,生灵涂炭。”
众弟子大惊失色,跪地求问:“师父,可有解法?”
“有。”老门主举起双手,那双手曾造万千器物,此刻正微微颤抖,“浩劫来时,文字或焚,历法或失,唯有工艺,能藏于器物,传于后世。铁犁可耕田,铜剑可御敌,陶器可存粮,城郭可避灾——工艺,是人族的气运载体。”
他转身指向观中典籍,那是三皇五帝以来的工艺图谱:“从今日起,尔等需做三件事:其一,遍访天下,将民间技艺收录成册,无论冶铁、制陶、筑城、织布,哪怕是编筐织席,亦不可漏;其二,改进百工之术,使铁器更坚,陶器更韧,城郭更固,让工艺经得起浩劫考验;其三,收徒传艺,不分贵贱,教凡人以手艺——记住,工匠在,工艺在;工艺在,人族气运便在。”
言罢,老门主取来“天工镜”,将其熔于青铜鼎中,又在鼎上刻下十六字:“以器载道,以工承运,劫火不灭,薪火相传。”
那日之后,老门主便闭关不出。众弟子遵其遗命,分赴九州。他们在中原教农人冶铁造犁,在江南教渔人造船结网,在西北教牧民锻刀制鞍,在西南教山民烧窑筑屋。他们将《天工录》刻于石碑,立于村口;将工艺口诀编成歌谣,让孩童传唱。
数千年后,浩劫果然降临。洪水、猛兽、战乱接踵而至,人族如风中残烛。可每当绝境之时,总有工匠站出来:他们筑城以御洪水,造箭以杀猛兽,熔旧器铸新犁以复产。待浩劫平息,人们从残破的器物中找回技艺,从石碑上识得图谱,重新筑起家园。
有人说,那是三皇五帝的庇佑;有人说,是天地不忍绝人族。唯有工艺门的弟子知道,那是老门主当年窥得的生机——人族的气运,从不在天命,而在一双双创造工艺的手上。
喜欢艺之神请大家收藏:(www.2yq.org)艺之神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