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锤:(抹了把脸上的雨水)那不一样!盘庚是为了国家,咱们……(挠头)咱们是为了让后人知道,除了盖房子造器物,咱工艺门也懂道理。
阿榫:(扶着摇晃的木架)雨太大了,“汤誓”那片石皮有点松,再凿会裂的!
宫束:(披着蓑衣赶来,手里拿着麻绳)把木架绑牢!当年商汤伐夏桀,遇着暴雨还接着进军呢,这点雨算啥?(突然咳嗽起来,按住胸口)
老凿:(递过旱烟袋)歇会儿吧,你这阵子总咳,别是累着了。
宫束:(摆手)“无逸”里说,大禹“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住的房子比农夫还简陋,却把洪水治了。我这算啥?(指向石壁)小墨,把“洪范九畴”那部分的格子再画细点,五行、五事、八政,得让人一眼看清。
(雨渐小,大锤跳下来,手里攥着块被雨水泡软的泥,捏成个小人)
大锤:你看这像不像纣王?“牧誓”里说他“惟妇言是用”,我爹就总听我娘的,不让我学打铁,非让我来学刻字。
小墨:(笑)那你该谢谢婶子,不然咱们哪有这么厉害的凿石工?
(宫束望着石壁上密密麻麻的字,突然笑了,右手指关节在石面上轻轻敲着,像在数刻痕)
第四幕:碑成之日
场景:石壁前,《尚书》全文已刻完,石壁下摆着香炉,工艺门弟子们都来了,连附近村落的百姓也来围观。冬末,阳光暖融融的,石壁上的字被打磨得发亮。
(大锤蹲在地上,用布擦石壁底部的青苔,小墨给每个字描金粉,阿榫在石壁旁立了块小石碑,刻着“工艺门全体刻于某年某月”)
村民甲:(指着“尧典”)这说的是尧帝让羲和观天象定历法吧?我家儿子读私塾,先生刚教过!
村民乙:(摸了摸“洪范”篇的字)这石头硬得很,得刻多少日子?
老凿:(捋着胡子)整整三年。大锤手上磨掉了三层皮,小墨的朱砂用了三十斤,阿榫画的格子连起来,能绕山两圈。
(宫束走上前,左手轻轻按在“皋陶谟”那片石壁上,那里刻着“慎厥身,修思永”)
宫束:(声音有点哑)当年学刻字,师父说“石上刻字,心上刻理”。这《尚书》里的道理,比咱们刻过的任何花纹都金贵。
大锤:(突然红了眼)门主,上次我把“五福”刻歪了,你咋没骂我?
宫束:(笑)五福里有“好德”,你虽鲁莽,却心善。上次山洪救了隔壁村的娃,比刻正十个字还强。
小墨:(举着毛笔)门主,我把“康宁”两个字描得特别亮,愿咱们工艺门代代安康。
阿榫:(指着石壁顶端)我在最上面留了块小地方,等几十年后,让咱们的徒孙刻上“继往开来”四个字。
(宫束抬头望向石壁,阳光照在字上,金粉闪闪发亮。远处传来新弟子的笑闹声,像极了三年前的大锤和小墨)
宫束:(对众人说)敲三下锤子吧,告诉祖宗,咱们工艺门,不光会凿石头,更会传道理。
(大锤举起锤子,“咚——咚——咚——”,回声在山谷里荡开,惊起一群飞鸟,绕着石壁盘旋三圈,往远方飞去)
《工艺门刻尚书碑》
工艺门 无名
凿声破谷三年久,
憨笑随锤落石间。
篆里尧天凝斧刃,
碑中禹迹带苔斑。
朱砂未干孩童闹,
老茧犹新墨字删。
莫道匠人不识典,
青山为纸记尘寰。
喜欢艺之神请大家收藏:(www.2yq.org)艺之神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