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门记·石渠阁传习录》
(剧本格式)
【序幕:山门望岳】
场景:工艺门山门广场,青石板铺就的地面刻着榫卯纹样,远处云雾里露出石渠阁飞檐一角。
人物:
- 门主(玄色短打,腰间别着青铜卡尺,眼神锐利)
- 宫束班弟子(十人,穿着各自工种的工装:铸铁弟子袖口沾着铁屑,绣艺弟子围裙绣着缠枝纹,厨师弟子腰间挂着铜锅铲,嘻嘻哈哈围成圈)
【开场】
(门主背手站在山门牌坊下,看着弟子们围着块断碑打闹。铸铁弟子阿铁正用凿子在碑上刻“到此一游”,木艺弟子阿木举着刨子假装要敲他脑袋,绣艺弟子阿绣拿着丝线往阿铁头发上缠,画师阿墨蹲在旁边速写,嘴里念叨“这场景得记下来”。)
门主:(清嗓子)咳——
(弟子们瞬间僵住,像被按了暂停键。阿铁手里的凿子“当啷”掉在地上,阿木的刨子还举在半空,阿绣的丝线缠成了团。)
阿铁:(挠头憨笑)门主!您看这断碑,是前朝的榫卯结构,我正研究呢……
阿木:(抢话)他分明在刻“阿铁到此一游”!
(众弟子哄笑,门主嘴角抽了抽,从怀里掏出一卷泛黄的图纸。)
门主:(展开图纸,声音沉下来)石渠阁的修缮图,你们宫束班接了。三天后带民间工匠上山,传西汉营造技艺。
(弟子们瞬间安静,盯着图纸上的斗拱纹样。修复师阿修突然“咦”了一声,伸手想去摸图纸。)
门主:(拍开他的手)别毛手毛脚。石渠阁的“十字抱厦”结构,是西汉藏书楼的精髓,你们这群憨货要是教错了——
阿厨:(突然举手)门主!传艺的时候管饭不?我新研究了“西汉仿膳”,用青铜鼎炖肉……
(众弟子笑倒一片,阿绣笑得直捶阿厨后背,阿墨趁机往阿厨脸上画了道墨线。)
【第一幕:传艺堂闹剧】
场景:工艺门传艺堂,墙上挂着西汉建筑构件图谱,案上摆着木构模型、石雕工具、绣架。民间工匠(二十人,穿着粗布衣服,拘谨地站着)
人物:宫束班弟子,民间工匠,门主(在门口观察)
【开场】
石雕弟子阿石站在案前,手里举着石渠阁的石雕小样,清了清嗓子。
阿石:(一本正经)各位乡亲,这石渠阁的柱础,得用“覆盆式”,底下要刻云纹,象征……(突然被阿木撞了一下,手里的小样掉在地上)
阿木:(捡起小样,笑嘻嘻)象征“天圆地方”,对吧?不过更重要的是——(突然把小样往阿石头上一扣)像不像你昨天没吃完的窝头?
(众工匠愣了愣,随即笑出声。阿石气得抢过小样,往阿木背上砸,却被绣艺弟子阿绣拦住。)
阿绣:(举着绣绷)别闹!看这个——(展开绣品,上面绣着石渠阁的飞檐)这屋脊上的走兽,得绣出“龙、凤、狮”,西汉的规制不能错……(突然指着阿铁的裤子)阿铁!你裤脚的补丁歪了,我给你绣个斗拱纹样遮遮?
(阿铁跳起来躲,不小心撞翻了阿厨放在角落的铜锅,锅里的小米粥洒了一地。厨师弟子阿厨“哎哟”一声,蹲下去用勺子刮粥,突然眼睛一亮。)
阿厨:(举着勺子)各位!这石渠阁的地基,得像熬粥——(舀起一勺粥往地上一倒)要“匀”,得一层土一层夯,就像熬粥要不停搅,不然会糊!
(工匠里有人点头:“这说法好懂!”阿厨更得意了,突然把勺子往风水弟子阿风手里一塞。)
阿厨:阿风,你说说,这地基方位咋定?
阿风:(掐着手指,摇头晃脑)石渠阁属“水”,得坐北朝南,门前要有活水,就像……(突然指着阿墨的画)阿墨,你这画里的水渠画反了,应该从东边绕过来,聚气!
阿墨:(把画往阿风脸上一糊)你懂啥?我这是“写意”!
(众人大笑,门主在门口扶额,却忍不住弯了嘴角。)
【第二幕:工地笑翻天】
场景:石渠阁修缮工地,脚手架搭了一半,工匠们正在砌墙、雕柱。
人物:宫束班弟子,民间工匠,门主(背着双手在工地转悠)
【开场】
铸铁弟子阿铁正教工匠们打铁链,用来固定木梁。他举起大锤,刚要演示,突然被木艺弟子阿木喊住。
阿木:(指着梁架模型)阿铁,你这铁链太长了,得按“榫卯扣”的长度来,不然会像你上次系的腰带——(故意拖长音)松松垮垮!
阿铁:(抡起大锤往地上一砸,火星四溅)你懂个屁!这铁链得“宁长勿短”,就像你做的木楔子,总得留点头儿,不然咋敲进去?
(工匠们看得直乐,突然听见“哐当”一声,画师阿墨从脚手架上摔下来,却被戏曲弟子阿戏一把接住。)
阿戏:(摆出戏曲里的亮相姿势)小爷我这“云手”可不是白练的!阿墨,你再敢往房梁上爬着画画,我就唱段《铡美案》吓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