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三:灶王爷的“文化输出”】
中午歇工,灶王爷端出黍米糕,工匠们尝了都皱眉:“太糙了!” 灶王爷拍胸脯:“这是西汉古法!当年梁孝王招待枚乘,吃的就是这口!” 说着往糕上撒了把桂花。绣娘突然指着糕上的桂花:“这形状像朵云!我照着绣到帐幔上!” 戏痴拿起块糕,边吃边唱:“桂花香,梁园旺,工匠师傅把歌唱——” 跑调跑到天边,吓得树上的鸟扑棱棱飞了。
【片段四:补爷的“碎瓷哲学”】
补爷蹲在地上拼碎瓦,拼着拼着突然叹气:“你看这碎瓦,跟咱们人一样,看着破,拼起来才有劲。” 风水佬凑过来:“那你拼的时候能不能看看方位?这瓦片尖冲着工匠的工具棚,犯‘冲煞’!” 补爷白他一眼:“我拼的是西汉的瓦,那会儿还没你这‘冲煞’说法呢!” 两人正吵,画痴突然喊:“快看!补爷拼的碎瓦,合起来是只凤凰!” 众人围过去,果然,碎瓦的纹路连起来像只展翅的凤,补爷咧嘴笑:“我说啥来着?破玩意儿也有灵性!”
第三幕:飞檐下的欢歌
【场景】 三个月后,梁园主体落成——朱漆大门上,石夯刻的“歪腿瑞兽”蹲在门墩上;飞檐翘角,木丫做的榫卯严丝合缝;帐幔上,绣娘绣的凤凰拖着七彩尾巴;廊下挂着画痴画的梁园全景图,角落里还画了个举着锤子的铁蛋。
门主站在台阶上,看着弟子们跟工匠们勾肩搭背——铁蛋教工匠们用铁水补裂缝,木丫拿着墨斗给大家量房梁,石夯被一群孩子围着摸他刻的石狮子,绣娘教村姑们绣帕子,灶王爷在临时搭的灶台前教大婶们蒸黍米糕,补爷帮老乡修破了的陶罐,风水佬拿着罗盘给老乡看宅基地,戏痴拉着工匠们唱新编的《筑园歌》,画痴蹲在湖边,把这热闹景象全画进了画里。
突然,铁蛋喊:“门主!飞檐上的铜铃不响!” 木丫跑过去一看,笑出声:“你把铃铛口朝下了,风灌不进去!” 铁蛋脸红,搬着梯子要上去改,石夯一把按住他:“我来!我胳膊长!” 结果踩空了梯子,“咚”地摔在沙堆上,溅了一脸沙。绣娘赶紧递帕子,灶王爷笑:“这是‘接地气’,好兆头!”
戏痴突然亮嗓子,唱的是西汉的调子,工匠们跟着哼,孩子们围着跑。画痴举着画板对门主说:“门主你看,这比梁园本身还好看。” 门主点头,看着飞檐下那群嘻嘻哈哈的身影——铁蛋正给石夯拍沙子,木丫在教绣娘认木料纹路,补爷举着修好的陶罐跟风水佬炫耀,灶王爷端着刚蒸好的糕,往每个人嘴里塞了一块。
门主拿起那个榫卯小玩意儿,在夕阳下转了转,“咔嗒”一声合上。远处的梁园飞檐,正映着晚霞,像一只展翅的凤凰。
【落幕】
画外音(门主的声音,带着笑):“工艺门的本事,从来不是刻几块石头、盖几间房子。是让手艺活起来,让人心热起来。你看那梁园的砖缝里,都藏着他们的笑声呢。”
《梁园匠歌》
工艺门 无名
青砖榫卯接云光,汉瓦秦砖补旧章。
铁火熔成飞凤影,木丝绞出斗拱长。
石痴凿破青山骨,绣线牵来紫瑞翔。
灶上黍香催号子,戏腔漫过脊檐霜。
碎瓷拼得凰初展,罗盘转处宅生祥。
最是憨徒多趣事,飞檐载笑入斜阳。
喜欢艺之神请大家收藏:(www.2yq.org)艺之神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