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百姓代表:(也凑过来)俺们村头的老槐树上,也挂着绣了茱萸的红布,每年开春都换一块,说能保村子风调雨顺。没想到今天能在鼎旁看见这么大的茱萸图,真好!
(阿桃听见百姓的话,眼睛亮了;石头挺了挺胸,像是在说“这是我绣的”;小荷拉着春姐的手,笑得一脸骄傲;老班主看着鼎和图,又看着身边的孩子,看着那些百姓,忽然觉得眼眶发热——她这辈子绣了无数绣活,却从来没有一次,像今天这样,觉得手里的针,绣的不是纹样,是人心,是气运)
京兆尹:(提高声音)祭典即将开始,有请老班主和宫束班的各位,上前为九鼎和茱萸图行拜礼!
(老班主带着四个孩子,走到鼎前。阿桃的双丫髻上还别着一根绣针,石头的手指上还带着针眼,春姐的袖口沾着银线的碎屑,小荷的围裙兜里还揣着当初绣错的小样。他们对着青铜鼎和茱萸图,深深鞠了一躬)
(阳光正好照在鼎身和绢布上,青铜的冷光和绢布的暖色缠在一起,鼎身的水纹像是活了,绢布上的茱萸像是在风里晃。百姓们的议论声、祭典的鼓声慢慢响起来,老班主忽然听见身边的阿桃小声说:“班主,你看,咱们绣的茱萸,好像真的把气运聚过来了。”)
(老班主点点头,没说话——她知道,不是茱萸聚了气运,是这群嘻嘻哈哈的憨货,用一针一线的认真,把民间的盼头、百姓的心意,都绣进了绢布里;是这尊千年的九鼎,承住了大汉的根,也承住了这满布绣纹的民心。而宫束班的故事,就像这绢布上的茱萸,会跟着鼎,跟着民心,一直传下去)
(幕落时,祭堂的鼓声渐响,阳光透过高窗,在鼎身和茱萸图上,洒下一片金辉)
绣纹凝鼎谣
主歌1
晨光照进西市绣坊
阿桃笑石头针脚晃
老班主 讲茱萸纹样
错一瓣 罚洗染布大缸
主歌2
十日后绣坊飘麦香
王大娘馒头热又烫
粗手指 绣细密模样
银丝线 绣出露珠微光
主歌3
深夜油灯晃影成双
阿桃哈欠 针落心慌
为九鼎 绣百株茱萸忙
穿丝线 心盼祭典荣光
副歌
看那绣纹 似有灵芒
映着青铜鼎 聚民间希望
一针一线 岁月漫长
绣出大汉 不朽的篇章
主歌4
祭堂高窗透进日光
百姓围看 眼中有光
老班主 携孩子登场
拜九鼎 心怀敬畏满腔
主歌5
阿桃发髻藏着绣针
石头指上针眼留存
这一路 汗水与认真
绣出这 盛世的图腾
副歌
看那绣纹 似有灵芒
映着青铜鼎 聚民间希望
一针一线 岁月漫长
绣出大汉 不朽的篇章
结尾
鼓声敲响 祭典开场
绣纹凝鼎 故事传扬
宫束班 声名远四方
这情谊 千古也难忘
喜欢艺之神请大家收藏:(www.2yq.org)艺之神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