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陆续走进院,围着铜块、木料看个不停,你一言我一语地问着。阿石、瘦猴忙着给大家解释,小禾则细心地把散落的铜屑扫到一边,老墨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嘴角不自觉地翘了起来)
第二幕 憨货们的“苦与乐”
【时间】一月后,盛夏,未时
【地点】工坊院内,此时已搭起一个简易的木架,木架上固定着半个铜制天球,天球上用红漆画着星星的位置,旁边堆着做好的圈环,地上摆着几桶井水,水面上飘着荷叶
(幕启:太阳火辣辣地晒着,工坊的土坯房里更热,阿石光着膀子,正用凿子在铜圈上刻刻度,额头上的汗滴在铜圈上,很快就干了。瘦猴蹲在木架旁,手里拿着一根细木杆,对着天球上的红漆标记比划着,时不时挠挠头)
瘦猴:(皱着眉头)老墨,这“二十八宿”的位置是不是错了?昨天俺看星星,“角宿”好像在东边,可咱们这上面画在北边了。
老墨:(走过来,接过细木杆,指着天球上的标记)你再仔细看看,这“角宿”的位置要对着春分点,咱们算的是冬至到春分的轨迹,所以现在画的位置没错。你昨天看星星的时候,是不是把“亢宿”当成“角宿”了?
(瘦猴凑过去看了半天,不好意思地笑了)
瘦猴:嘿嘿,好像是俺看错了。这星星长得都差不多,真难分辨。
小禾:(拿着一块细磨石,打磨铜圈的边缘)你要是能分辨清楚,就不用跟着老墨学了。昨天你给铜圈钻孔,还把孔钻歪了,害得俺磨了半天才能用。
阿石:(放下凿子,伸了个懒腰)俺觉得钻孔最难!上次俺钻了三个孔,有两个都歪了,老墨罚俺挑了两桶水,累得俺胳膊都酸了。不过俺发现,挑水的时候看太阳,影子会跟着动,是不是跟咱们做的浑天仪一个道理?
老墨:(点点头,拿起一块湿布擦了擦天球上的红漆)阿石说得对。太阳的影子会变,星星的位置也会变,咱们的浑天仪就是要把这些变化都算进去。这几天天热,大家要是累了就歇会儿,喝口井水,别中暑了。
(小禾从屋里端出一个陶盆,里面装着用井水镇过的野枣,分给大家。院外传来里正的声音,他手里拿着一张纸,快步走进来)
里正:(把纸递给老墨)老墨师傅,宫里派人送来的,说让你们照着这上面的尺寸再调整调整,还说下个月就要派人来验收了。
(老墨接过纸,仔细看了看,眉头皱了起来。阿石、小禾、瘦猴都围过来,紧张地看着他)
阿石:老墨,是不是出啥问题了?
老墨:(叹了口气)天球的直径要再加三寸,圈环的厚度也要减一分。之前咱们算的尺寸差了点,得重新改。
(瘦猴顿时垮了脸)
瘦猴:啊?还要改啊?俺昨天刚把天球的一半固定好,要是加三寸,岂不是要重新做?
小禾:(咬了咬嘴唇)也不是全重新做,咱们可以把原来的铜块切开,再补上一块新的铜料,就是打磨起来要费点劲。
阿石:(拍了拍胸脯)打磨怕啥!俺有的是力气!咱们加把劲,肯定能在验收前改好!
(老墨看着三人,心里暖烘烘的。他把纸叠好揣进怀里,拿起锤子敲了敲天球)
老墨:好!那就改!阿石,你去把库房里的铜料搬出来;小禾,你准备好磨石和砂纸;瘦猴,你去检查木架,看看能不能承受住加了尺寸的天球。咱们抓紧时间,争取早日把浑天仪做好!
(三人齐声应和,各自忙活起来。阿石扛着铜料,脚步咚咚响;小禾把磨石摆好,开始调试;瘦猴爬上木架,用手使劲晃了晃,确认稳固后才下来。村民们听说要改尺寸,也纷纷过来帮忙,有的帮着搬铜料,有的帮着烧火融铜,工坊里又热闹起来,虽然辛苦,却满是干劲)
第三幕 浑天仪成,气运聚鼎
【时间】秋初,清晨,卯时
【地点】工坊院内,浑天仪已基本完工,立在院中央,铜制的天球闪闪发光,圈环转动灵活,旁边放着一辆木车,准备将浑天仪运往长安。院外挤满了村民,还有宫里派来的官员
(幕启:天边刚泛起鱼肚白,老墨、阿石、小禾、瘦猴都穿着干净的粗布衣裳,围着浑天仪转来转去,仔细检查每一个部件。阿石用手轻轻转动圈环,圈环发出“吱呀”的轻响,顺畅无比)
阿石:(笑得合不拢嘴)太好了!转得真顺!俺之前还担心圈环会卡住,现在看来,咱们的功夫没白费!
小禾:(用布轻轻擦着天球上的红漆标记)你看这“二十八宿”的位置,跟老墨算的一模一样,钦天监的人肯定挑不出毛病。
瘦猴:(爬到木车上,比划着)等会儿咱们就把浑天仪抬上车,运往长安。俺听说,陛下还要亲自看呢!要是陛下满意,咱们宫束班以后就出名了!
(老墨看着浑天仪,眼里满是欣慰。宫里的官员走过来,仔细检查了浑天仪的每一个部件,又让阿石转动圈环,小禾讲解标记的含义,最后点了点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