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束班:(指着星象图)这九州鼎是当年大禹铸造的,象征着天下九州,陛下说要在灵台建成后,将天地气运聚入鼎中,再分送到各州,保我东汉国泰民安。咱现在建的灵台,就是聚气的关键,这地基得打得稳,柱子得立得正,不然气运聚不起来,那可就坏了大事。
老墨:(点头)班头说得对。这灵台的选址,是钦天监按“紫微垣”方位定的,地基要深三丈六尺,对应三十六天罡;柱子要立十二根,对应十二地支。待会儿埋镇基石的时候,还得在石下埋五谷、青铜币,寓意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石头:(眼睛一亮)那埋完镇基石,是不是就有好酒好肉吃了?我听说上次建明堂的时候,工匠们都分到了羊肉呢!
【众人都笑了起来,宫束班无奈地摇了摇头,拿起夯土杵道】:先别想着吃,赶紧把地基补好,等午时三刻埋了镇基石,我请大伙儿去村口的老王头家吃碗热汤面!
【众人欢呼一声,拿起工具忙活起来。石头扛着夯土杵跑得飞快,木勺拿着刨子仔细打磨即将用到的木柱,老墨则继续盯着木杆测日影,宫束班站在地基中央,手里拿着星象图,时不时调整着青石砖的位置,阳光洒在他们身上,黄土飞扬中,满是热闹又踏实的气息】
第二幕:吉时埋石·憨态百出
场景二:灵台地基施工现场 - 午 - 外
【沙漏里的沙子渐渐见底,午时三刻快到了。地基已经补好,中央挖了一个三尺见方的坑,坑底铺着一层红布,五谷和青铜币整齐地摆放在红布上。老墨手里拿着三炷香,点燃后插在坑旁,烟雾袅袅升起】
【宫束班捧着一块一尺见方的青石砖,砖上刻着“镇基安邦”四个字,石头和木勺站在旁边,准备帮忙把砖放进坑里。其他工匠围在周围,大气不敢喘,生怕打扰了吉时】
老墨:(看着沙漏,声音低沉)还有一炷香的时间,大家都静下心来,待会儿埋石的时候,谁都不能说话,以免冲了气运。
【众人点头,石头紧张地攥着拳头,手心都出了汗。木勺偷偷看了看旁边的五谷,咽了咽口水,被宫束班瞪了一眼,赶紧收回目光】
【沙漏里的沙子终于漏完,老墨大喊一声:“吉时到!”】
【宫束班捧着青石砖,小心翼翼地走进坑里,石头和木勺赶紧上前帮忙,三人合力将砖放在红布中央。就在这时,木勺的肚子突然“咕噜”叫了一声,声音在安静的现场格外明显】
【众人都忍不住想笑,又不敢出声,憋得满脸通红。宫束班狠狠瞪了木勺一眼,木勺低下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老墨赶紧上前,从怀里掏出一张黄纸,上面写着祈福的话语,点燃后放在坑旁,嘴里念念有词:“地基稳,国运兴,聚气入鼎,佑我苍生……”】
【就在黄纸快要烧完的时候,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伴随着小吏的呼喊:“史大人来了!史大人有急事要找宫束班!”】
【宫束班心里一紧,刚想站起来,老墨拉住他,小声道:“别慌,黄纸还没烧完,吉时还没结束,现在不能离开,不然之前的功夫就白费了。”】
【史大人骑马赶来,翻身下马,快步走到坑边,看到宫束班等人还在坑里,皱着眉道:“宫束班,陛下让钦天监送来了新的星象图,说之前的图有一处偏差,让你赶紧按新图调整!”】
宫束班:(心里咯噔一下,却还是沉声道)史大人,现在正是埋镇基石的吉时,黄纸还没烧完,要是现在停下来,恐怕会影响聚气。您看能不能等我们埋完石,再看新的星象图?
史大人:(急得直跺脚)陛下的旨意岂能耽误!钦天监说那处偏差会导致气运聚而不散,后果不堪设想!你要是不赶紧调整,出了差错,你我都要掉脑袋!
【木勺在旁边小声嘀咕:“怎么这么巧,早不差晚不差,偏偏这时候差……”】
【史大人没听见木勺的话,却看到坑旁的黄纸快要烧完,赶紧道:“算了算了,先埋石,埋完石你立马跟我去看新图!”】
【宫束班松了口气,和石头、木勺一起,小心地用土把青石砖埋好,又用夯土杵轻轻夯了几下。老墨拿起最后一点五谷,撒在土上,说道:“镇基石已埋,气运初聚,接下来就看立柱和筑台了。”】
【众人都松了口气,宫束班从坑里爬出来,刚要跟史大人走,石头突然指着坑边的青铜币,小声道:“班头,刚才埋石的时候,我好像看到一枚青铜币滚到旁边的草丛里了……”】
宫束班:(脸色一变)你怎么不早说!那青铜币是聚气用的,少一枚都不行!
【史大人也急了:“还愣着干什么!赶紧找啊!要是找不到,钦天监那边没法交代!”】
【众人赶紧在草丛里找了起来。木勺趴在地上,眼睛瞪得溜圆,突然大喊一声:“找到了!在这儿呢!”】
【大家围过去,只见木勺手里拿着一枚青铜币,币上还沾着草叶。可就在他要把币递给宫束班的时候,手一滑,青铜币又掉在了地上,滚进了旁边的泥坑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