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幕:憨货们的“瞎折腾”
【时间】同一时刻,片刻后
【地点】还是宫束班作坊。阿禾把木鼓摆成一排,阿石把四个陶盘放在木鼓旁边,摆得歪歪扭扭。阿禾先站到旁边,学着记忆里的样子甩袖子,阿石蹲在地上扶着陶盘,阿竹站在一边,紧张地盯着里屋的门。
阿禾:(甩了甩袖子,试着踩了一下木鼓,木鼓“咚”的一声,他差点摔了个趔趄)哎?怎么这么滑?是不是我站的姿势不对?
阿石:(扶着陶盘,抬头看)师兄,你得像踩木头一样稳!上次我踩高凳修房梁,站得可稳了,你试试把脚分开点!
阿禾:(照着阿石说的,把脚分开,再踩木鼓,这次没摔,却把木鼓踢到了一边)哎哟!这鼓怎么还会跑?
阿竹:(赶紧跑过去捡木鼓,小声说)师、师兄,你轻点,这木鼓是师父用来装工具的,踢坏了师父要骂的!
阿石:(突然拍脑袋)对了!上次我看张员外家的小妾跳舞,脚下的鼓是固定的!咱们这鼓没固定,肯定会跑!要不咱们用钉子把鼓钉在地上?
老木:(从里屋出来,手里拿着菜刀,正好听见这话,气得脸都白了)钉子钉地上?阿石!你敢钉,我就把你的手钉在木头上!这作坊的地是我去年刚铺的青砖,你敢钉钉子,我让你把青砖都给我撬起来重铺!
【阿石吓得赶紧缩回手,阿禾也赶紧把甩着的袖子放下来,阿竹抱着木鼓,脸更红了,头都快低到胸口了】
老木:(走到阿禾面前,指着地上的陶盘和木鼓)阿禾!这陶盘是我用来装调料的,你拿过来当跳舞的盘子?还有这木鼓,里面还装着我的凿子呢,你倒好,拿出来当鼓踩!你们仨是不是疯了?
阿禾:(挠头,陪笑)师父,我们就是觉得干活累了,想活动活动,没真想破坏东西……再说了,那《盘鼓舞》不是挺有名的吗?咱们学会了,以后给主顾做门的时候,要是主顾高兴,咱们还能跳一段,说不定还能多赚点钱呢!
老木:(被气笑,举起菜刀又放下)多赚点钱?就你们这水平,跳起来不把主顾吓走就不错了!阿石连木料都拼不明白,还想踩鼓;阿竹连漆都刷不稳,还想甩袖子;你阿禾,连花纹都刻歪了,还想转圈子?别做梦了!
【这时,几个街坊从门口经过,听见里面的动静,都凑过来看】
街坊甲:老木,这是怎么了?孩子们又惹你生气了?
街坊乙:是不是在学跳舞啊?刚才听见里面“咚咚”响,我还以为是谁在敲木头呢!
阿禾:(赶紧对街坊说)是啊是啊!我们在学《盘鼓舞》,就是还没学会。要不你们给我们当当观众,提提意见?
老木:(瞪阿禾一眼,转向街坊)别听他瞎扯,就是几个孩子胡闹。各位要是没事,就别在这儿站着了,影响我们干活。
李婶:(又折回来,手里多了个绣帕)老木,你也别这么死板。孩子们想学跳舞,也是好事,既能活动筋骨,又能添点乐子。我刚才回家想了想,我侄女给我讲过《盘鼓舞》的步子,我大概能记一点,要不我教教他们?
老木:(犹豫了一下,看着三个徒弟期待的眼神,叹了口气)行吧!就教半个时辰,半个时辰后,必须把东西收拾好,好好干活!
阿禾、阿石、阿竹:(齐声)谢谢师父!谢谢李婶!
第三幕:笨手笨脚的“盘鼓舞”
【时间】半个时辰后
【地点】还是宫束班作坊。李婶站在中间,阿禾、阿石、阿竹排成一排,跟着李婶学动作。老木坐在门槛上,手里拿着刨刀,嘴上不说,眼睛却时不时往这边瞟。街坊们也没走,围在门口看。
李婶:(拿着绣帕当舞袖,边做动作边说)你们看好了,《盘鼓舞》讲究“轻蹑”,就是脚步要轻,踩鼓的时候要准,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轻。先抬左脚,踩中间的鼓,再抬右脚,踩旁边的盘,然后甩袖子,转身……
阿禾:(跟着做,左脚踩鼓,右脚却踩空了,差点摔了,赶紧扶住阿石)哎哟!这盘子太滑了!
阿石:(被阿禾一扶,脚踩在了陶盘上,“咔嚓”一声,陶盘碎了)哎呀!盘、盘子碎了!
老木:(猛地站起来)阿石!你踩碎的是我最爱的那只青釉盘!那是我托人从洛阳买回来的,你赔!
阿石:(吓得脸发白,挠头)师父,我不是故意的……要不我用我这个月的月钱赔?
阿竹:(赶紧捡起碎盘子,小声说)师、师父,我帮师兄一起赔,我这个月的月钱也拿出来。
李婶:(赶紧打圆场)老木,别生气,碎了就碎了,孩子们也不是故意的。咱们换个东西当盘子,比如用木碟,不容易碎。阿禾,你去把作坊里的木碟拿出来,就是装刨花的那些。
【阿禾赶紧跑去拿木碟,阿石蹲在地上捡碎瓷片,阿竹帮着收拾。老木叹了口气,又坐回门槛上,继续磨刨刀,只是磨得慢了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