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束班造剑记
第一幕:工坊乱局
【时间】建安三年,暮春,巳时
【地点】许都城南,宫束班工坊——青砖垒墙,茅草覆顶,墙角堆着半人高的废铁渣,院中立着三尊生锈的铁砧,东墙根晒着几捆待鞣的牛皮(用于缠剑柄),西窗下摆着陶制的淬火水缸,水面飘着一层油花。工坊内弥漫着炭火味、铁腥味,还有淡淡的麦酒气息。
【人物】
- 老班头(宫束班掌事):年近六旬,须发半白,左脸有道铁屑烫伤的疤痕,总揣着块磨得发亮的青铜卡尺,说话时爱拍大腿。
- 大牛(锻铁匠):二十出头,膀大腰圆,裸着上身,古铜色皮肤上沾着黑灰,手里总攥着柄比他小臂还粗的铁锤,说话嗓门像撞钟。
- 小乙(铸模匠):十八九岁,瘦高个,留着齐耳短发,总眯着眼研究陶模纹路,兜里常装着碎陶片,说话细声细气,一紧张就结巴。
- 阿禾(淬火匠):十七岁,扎着双丫髻,穿件洗得发白的粗布短褂,袖口挽到肘弯,露出小臂上淡青色的烫伤疤,动作麻利,性子泼辣。
- 曹兵甲、曹兵乙:穿褐色兵卒服,腰佩环首刀,表情严肃,进门时踢得铁靴在青砖上响。
(幕启:工坊内,大牛正抡着铁锤砸一块红热的铁块,“哐!哐!哐!”的声响震得房梁上的灰尘直掉。小乙蹲在陶盆前,用竹刀刮陶模,陶屑簌簌落在地上。阿禾蹲在水缸边,用木勺舀水往缸沿上泼,测试水温,水珠溅在她手背上,她浑然不觉。老班头背着手,绕着铁砧转圈,手里的青铜卡尺“嗒嗒”敲着铁砧,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
老班头:(猛地停下脚步,拍了下大腿)大牛!你这锤法是跟你家老黄牛学的?铁块都快被你砸扁了,剑胚的弧度呢?再这么砸,咱们这月的工食钱都得赔给曹府!
大牛:(停下锤,抹了把脸上的汗,憨笑)班头,这铁太硬了!我多砸几下,它才听话嘛。你看,这铁块现在多亮,跟天上的太阳似的!
阿禾:(站起身,叉着腰,白了大牛一眼)就你那点力气,也就配砸烧火棍。昨天我淬火的那把短刀,人家曹府的人来取,说刃口崩了个小口,还不是因为你锻打的时候没把杂质敲干净?
小乙:(小声接话,手里的竹刀顿了顿)是、是啊,大牛哥。陶模我都刻好了,要是剑胚不规整,模子就白做了……我昨天刻了半夜的云纹,手都酸了。
老班头:(瞪了三人一眼,刚要开口,院门外突然传来“吱呀”一声推门声,接着是铁靴踏地的声响)谁啊?这时候来搅局!
(曹兵甲、曹兵乙走进来,目光扫过工坊,最后落在老班头身上。曹兵甲从怀里掏出一张泛黄的竹简,展开。)
曹兵甲:(声音洪亮)宫束班接令!丞相府需铸百炼钢剑十柄,要求刃长三尺二寸,柄长八寸,剑身刻云纹,三日之后取货。若延误,按军法处置!
(老班头听完,脸“唰”地白了,上前一步,双手接过竹简,手指微微发抖。)
老班头:军爷,这、这三日太短了啊!百炼钢剑得反复锻打,光退火就得一天,还要铸模、淬火……三天根本赶不出来啊!
曹兵乙:(冷笑一声,手按在刀柄上)丞相要的东西,你敢说赶不出来?耽误了丞相的事,你这宫束班,还有你这一屋子人,都别想活了!(说完,两人转身就走,院门关得“哐当”响。)
(老班头瘫坐在地上,手里的竹简掉在地上。大牛、小乙、阿禾围过来,都低着头,没人说话。工坊里只有炭火“噼啪”的声响。)
阿禾:(先开口,声音有点发颤)班头,要不……咱们试试?反正不试也是死,试了说不定还有活路。
大牛:(拍了拍胸脯)对!班头,我多抡几锤,一天锻打十次!我有的是力气!
小乙:(从兜里掏出碎陶片,攥在手里)我、我连夜刻模,不睡觉,肯定能刻好十套模子。
(老班头抬起头,抹了把脸,捡起竹简,站起身)好!拼了!阿禾,你准备好淬火的水,要加硝石,水温得控制好。小乙,你现在就开始做陶模,云纹要刻得细点。大牛,你跟我来,咱们先选铁料,要选最好的镔铁!
(三人齐声应“是”,转身各自忙活起来。大牛跟着老班头去墙角翻铁料,小乙搬来陶土开始揉泥,阿禾往水缸里加硝石,工坊里又恢复了忙碌的声响,只是比刚才多了几分紧迫感。)
第二幕:错漏百出
【时间】建安三年,暮春,子时
【地点】宫束班工坊——院中挂着两盏油灯,昏黄的灯光照在铁砧上,泛着冷光。工坊内,炭火还在烧,红光照亮了半间屋子。陶模架上摆着五个刚做好的陶模,还带着潮气。淬火水缸边,阿禾打着哈欠,眼睛红红的,显然熬了很久。
【人物】老班头、大牛、小乙、阿禾
(幕启:大牛光着膀子,坐在地上,背靠着墙,手里拿着个麦饼,大口啃着,嘴角沾着麦屑。小乙趴在陶模架上,头一点一点的,手里还攥着竹刀,眼看就要睡着。阿禾站在水缸边,用手指沾了点水,放在嘴边吹了吹,然后又把手指伸进水里,眉头皱着。老班头坐在铁砧旁,手里拿着块铁料,用青铜卡尺量着,眼睛半睁半闭,显然也很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