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柱:(拿着个小锤,在旁边指挥)左边点!再砸重点!对,就是这样!
(“哐哐哐”的声音在夜里格外响,大牛一下一下地砸着铁块,铁块慢慢变扁、变长。二柱时不时用小锤敲一下,调整形状。小三在一旁,眼睛盯着铁块,手里的风箱不敢停。)
(砸了半个时辰,矛头的雏形出来了,就是有点歪,一边厚一边薄。二柱让大牛把铁块放回炉里再烧,自己则找了根长长的木杆,用刨子刨了起来,想做矛杆。)
二柱:(一边刨木杆,一边说)这矛杆得结实,不然打仗的时候断了就完了。小三,你去看看那铁块烧红没?
(小三跑到炉子旁,伸头看了看,刚要说话,突然听见外面传来脚步声。)
小三:(吓得一哆嗦,小声说)有……有人来了!不会是老班头吧?
(二柱和大牛也慌了,大牛赶紧把铁块从炉子里夹出来,藏到墙角的草堆里,二柱把木杆扔到桌子底下,小三赶紧把风箱停下来,吹灭了一根蜡烛。)
(脚步声越来越近,停在门口,接着传来老班头的声音。)
老班头:(在门外喊)里面咋还有动静?大牛、二柱、小三,你们在干啥?
(三人吓得不敢说话,互相使着眼色。老班头推开门,走了进来,看见炉子里还没灭的火,还有地上散落的工具,皱起了眉头。)
老班头:(走到炉子旁,看了看,又看了看三人)你们半夜不睡觉,在这儿瞎折腾啥?是不是又想瞎打东西?
二柱:(赶紧挤出个笑)老班头,没……没啥,我们就是觉得白天的锄头没打好,想再练练。
老班头:(眯着眼睛,看了看墙角的草堆,又看了看桌子底下的木杆,没戳穿他们,只是叹了口气)练也得白天练,半夜打铁,吵得邻居睡不着。赶紧把火灭了,回去睡觉,明天还要干活呢。
(三人赶紧点头,老班头又叮嘱了几句,就走了。三人等老班头走远了,才松了口气。)
小三:(拍了拍胸口)吓死我了,还以为老班头发现了。
二柱:(擦了擦汗)没事,他没发现。赶紧的,趁他没再回来,把矛头砸好!
(三人又忙活起来,这次动作轻了不少,生怕再惊动老班头。又过了一个时辰,矛头终于砸好了,虽然还是有点歪,但弯弯曲曲的,总算有点“蛇矛”的样子。二柱把矛头和木杆绑在一起,试着举了举。)
二柱:(举着“丈八蛇矛”,走了两步,得意地说)你看,成了!虽然有点歪,但肯定比锄头威风!
大牛:(凑过来,想试试)我也试试!
(大牛接过“丈八蛇矛”,刚举起来,没拿稳,矛头一下撞到了铁砧上,“当”的一声,掉了一小块铁屑。)
大牛:(赶紧把矛放下来,有点慌)坏了,掉了一块!
二柱:(赶紧捡起来看了看)没事,不影响!反正就是瞎玩的,掉块铁屑咋了?小三,你也试试!
(小三接过矛,刚举起来,就觉得沉,手一抖,矛差点掉地上,赶紧扶住。)
小三:(喘了口气)好沉啊!这要是真拿去打仗,我肯定拿不动。
二柱:(夺过矛,扛在肩上)那是你力气小!大牛力气大,他拿着刚好!咱明天把它藏起来,等有空了再打磨打磨,说不定以后真能派上用场!
(三人又折腾了一会儿,把“丈八蛇矛”藏到了铺后面的柴房里,才各自回去睡觉。)
第三幕:“憨货”的意外收获
场景
第二天上午,宫束班铁匠铺。老班头正在整理工具,大牛、二柱、小三各自干着活,时不时偷偷瞟柴房的方向。突然,外面传来一阵马蹄声,还有士兵的吆喝声。
人物
- 老班头
- 大牛
- 二柱
- 小三
- 张苞(张飞之子,二十岁左右,身穿铠甲,手持长枪,英气勃勃)
- 两名亲兵(身穿铠甲,手持兵器,跟在张苞身后)
(张苞带着两名亲兵走进铁匠铺,老班头赶紧放下手里的工具,迎了上去。)
老班头:(拱手行礼)不知将军驾临,有失远迎。不知将军有何吩咐?
张苞:(看了看铺里的工具和铁件,开口说道)老班头不必多礼,我是来寻一件趁手的兵器。家父的丈八蛇矛前些日子在战场上磕坏了,正在修补,我想再找一件类似的,以备不时之需。不知宫束班能否打造?
(二柱听见“丈八蛇矛”,心里一动,偷偷拉了拉大牛的衣角,又指了指柴房的方向。大牛会意,也有点激动。)
老班头:(面露难色)将军,实不相瞒,丈八蛇矛工艺复杂,矛头的弧度、长度都有讲究,咱宫束班从没打过,怕是难以胜任。
张苞:(有点失望)这样啊……我已经走了好几家铁匠铺,都没人能打。
(二柱实在忍不住,往前凑了一步,小声说)将军,我……我们能打!我们昨晚刚打了一把!
(老班头愣了一下,回头瞪了二柱一眼,刚要说话,张苞眼睛一亮,看向二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