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憨:憨子,你这水面绣得好,淡蓝丝线里掺了点银线,看着就像真的有水光似的。
王憨子:(抬头笑了笑,又低下头)昨儿晚上我对着月亮看水面,就是这个颜色,掺点银线能显亮。班主,你这关羽的红脸,用了三层朱砂红,比单一层好看多了。
陈老憨:(摸了摸绣品)可不是嘛!以前咱们绣红脸,就用一层线,看着死板。这次我试了叠绣,先铺一层浅红,再叠两层深红,看着就有血气,像真的关公脸似的。
(院外传来脚步声,孙掌柜提着一个布包走进来,看到院内的绣品,眼睛一下子直了,快步走到绷架前,挨个看着)
孙掌柜:(指着“桃园三结义”,声音发颤)陈班主,这是你们绣的?这关羽的胡子,用的是“盘金绣”吧?还有这桃树的花瓣,是“打籽绣”?你们啥时候有这手艺了?
陈老憨:(笑着递过一杯水)孙掌柜,这不是闲得慌嘛!琢磨着绣点三国故事,让老百姓也能看看。前儿让小憨去买红丝线,还得谢谢你肯割爱。
孙掌柜:(摆摆手,眼睛还盯着绣品)客气啥!早知道你们要绣这么好的东西,别说半捆红丝线,就是一整匹绸缎我也给你们留着!陈班主,你们这绣品,打算怎么处理?要是肯卖给我,我保证给你们好价钱!
李小憨:(凑过来)孙掌柜,您能给多少钱?我这“赵云救主”,光银线就用了两轴呢!
孙掌柜:(摸着下巴,仔细打量)就说这“桃园三结义”,一尺见方,至少能卖五两银子!要是拿到城里的茶楼、酒肆去挂,肯定有人抢着要!
(陈老憨摇摇头,走到“空城计”绷架前,摸了摸诸葛亮的衣袍)
陈老憨:孙掌柜,这绣品咱们不卖。咱们是匠人,不是商人。这些绣品,我想送给街坊邻居,还有城外的老兵——他们守着建业城,也没机会看三国故事,咱们把绣品挂在茶馆、军营门口,让他们也能看看,咱们吴国人,不光会打仗,也能绣出好东西。
孙掌柜:(愣了一下,随即竖起大拇指)陈班主,您这格局!行!要是需要丝线、绸缎,您尽管跟我说,我分文不取!咱们建业城,就得有您这样的憨匠人!
(张阿憨、王憨子、李小憨都看着陈老憨,眼里满是敬佩。陈老憨拿起一根针,递给孙掌柜)
陈老憨:孙掌柜,谢了!咱们这一群憨货,别的不会,就会拿针绣东西。往后啊,咱们多绣点,让苏绣传遍民间,让大伙儿都知道,这针线下的三国,也能跟说书、皮影一样,让人喜欢!
第三幕:绣品传民间
场景
建业城街头,茶馆门口、军营外、街坊小院。茶馆门口挂着“桃园三结义”绣品,几个茶客围着看,说书先生站在绣品旁,指着绣品讲“三结义”的故事;军营外,“草船借箭”绣品挂在木杆上,几个老兵坐在石头上,指着绣品里的船和箭,回忆当年打仗的日子;街坊小院里,“赵云救主”绣品挂在堂屋墙上,几个孩子围着,听妇人讲赵云救阿斗的故事。宫束班作坊里,陈老憨、李小憨、王憨子、张阿憨正在绷架前忙碌,桌上堆着新的丝绸和丝线,屋檐下挂着更多未完工的绣品,有“火烧赤壁”“三顾茅庐”“周瑜打黄盖”。
时间
冬,午后,阳光正好
(幕启:茶馆门口,说书先生拍了下醒木,指着“桃园三结义”绣品)
说书先生:各位看官,你们看这绣品里的刘、关、张,红脸的是关羽,黑脸的是张飞,白脸的是刘备,三人在桃园里磕头拜把子,这才有的后来的蜀汉大业!这绣品啊,是城南宫束班的匠人绣的,人家一群憨匠人,闲日子里不偷懒,一针一线绣出这么好的东西,咱们得给人家鼓个掌!
(茶客们纷纷鼓掌,有人指着绣品里的桃树,说花瓣绣得像真的一样。军营外,一个老兵摸着“草船借箭”绣品里的箭,对身边的小兵说)
老兵:当年我跟着都督打仗,也见过这样的草船,只是没这么多箭。这绣品里的船,连船板的纹路都绣出来了,真是巧手艺!
小兵甲:大叔,这绣品是哪儿来的?我也想让我娘看看,她最喜欢看三国故事了。
老兵:是宫束班的匠人送的,听说他们还在绣“火烧赤壁”,往后咱们军营门口,就能挂更多绣品了!
(街坊小院里,妇人指着“赵云救主”绣品里的赵云,对孩子说)
妇人:你们看这赵云,白袍银甲,抱着阿斗,在曹营里杀了个七进七出,多勇敢!这绣品是宫束班的匠人绣的,他们都是好人,往后咱们也多去照顾照顾他们的生意。
(孩子们点点头,伸手想摸绣品,妇人赶紧拦住,笑着说“轻点,别弄坏了”)
(宫束班作坊里,陈老憨正在绣“火烧赤壁”里的火焰,用橙红、深红、金黄三种丝线叠绣,看着像真的在燃烧。李小憨在绣“三顾茅庐”里的茅庐,王憨子在绣“周瑜打黄盖”里的周瑜,张阿憨在给新的绷架蒙丝绸)
李小憨:师父,昨儿我去茶馆,听见说书先生讲咱们的绣品,还有人问咱们在哪儿,想请咱们绣一幅“八仙过海”呢!
张阿憨:(笑着说)我昨儿去军营送绣品,老兵们给了我一袋子晒干的栗子,说谢谢咱们给他们绣的“草船借箭”,还说以后要是需要木料,跟他们说一声,他们帮咱们砍!
王憨子:(放下针,指着桌上的丝绸)孙掌柜今儿早上送来了三匹素色丝绸,还有十轴新丝线,说让咱们绣更多三国故事。
(陈老憨放下手里的针,走到院门口,看着远处街头的方向,阳光照在他脸上,他笑得一脸憨直)
陈老憨:咱们一群憨货,没别的本事,就会拿针绣东西。现在好了,咱们的绣品传去了民间,有人看,有人喜欢,这就够了。往后啊,咱们接着绣,把三国里的故事都绣遍,让苏绣跟着三国故事,一直传下去!
(李小憨、王憨子、张阿憨都停下手里的活,走到陈老憨身边,看着远处。阳光透过屋檐,照在绷架上的绣品上,丝线闪着光,像撒了一把星星。远处传来茶馆的说书声,还有孩子们的笑声,混着军营的号角声,组成了一幅热闹的建业城冬日图景)
喜欢艺之神请大家收藏:(www.2yq.org)艺之神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