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福:(拿起一颗葡萄,擦了擦就往嘴里放)嗯,这葡萄真甜!要是酿成酒,肯定差不了。
小豆子:(连忙拦住阿福)阿福哥,别吃太多,这可是咱们酿酒的原料!
宫束班:(抬头瞪了阿福一眼)你小子,就知道吃!赶紧把葡萄洗干净,把坏的挑出来。
(几人分工合作,阿福负责洗葡萄,小豆子负责挑拣,老木把削好的木片拼成一个小筛子,宫束班则把洗好的葡萄放进陶罐里,用木棍轻轻捣碎。)
小豆子:(看着陶罐里的葡萄汁,好奇地问)师傅,这样捣碎了就行了吗?要不要加点水啊?
宫束班:(想了想,摇摇头)我听老人说,酿酒不能随便加水,不然酒就淡了。西域人酿酒,应该就是靠葡萄自己发酵,咱们先试试,要是不行再改。
老木:(把筛子放在另一个陶罐上)把捣碎的葡萄渣过滤一下,只留汁,这样酒才清亮。
(几人忙活到天黑,终于把葡萄汁装进了陶罐,封上罐口,只留一个小孔透气,放在了后院的柴房里。)
阿福:(拍了拍手,看着柴房的方向)这下就等着了?要是酿好了,咱们先喝一碗,再给街坊邻居尝尝!
宫束班:(笑着点头)行,要是真成了,咱们就把这法子教给大家,让咱们民间也能喝上这葡萄酒。
第二幕:一波三折,酒香初现
场景一:木坊柴房,三日后
【时间】
清晨,天刚亮
(小豆子第一个跑到柴房,小心翼翼地打开陶罐的封口,凑过去闻了闻,突然皱起了眉头,大喊起来。)
小豆子:师傅!阿福哥!不好了!酒坏了!
(宫束班、老木、阿福连忙跑过来,围在陶罐边。宫束班凑过去闻了闻,罐子里的葡萄汁散发着一股酸味,还有点霉味。)
阿福:(脸色垮下来)怎么会这样?是不是葡萄坏了?
老木:(拿起一根木棍,搅了搅罐子里的汁,摇摇头)不是葡萄的问题,应该是发酵的时候没做好。说不定是温度太高,或者罐口封得太严,闷坏了。
宫束班:(叹了口气,却没泄气)没事,第一次嘛,哪有那么容易成的。咱们再琢磨琢磨,西域人酿酒,肯定还有别的法子。
小豆子:(低着头,小声说)都怪我,昨天没看好柴房,让太阳晒到陶罐了。
宫束班:(拍了拍小豆子的肩膀)不怪你,是我没考虑到温度的问题。咱们再去弄点葡萄,这次把陶罐放在阴凉的地方,再在罐口蒙一层纱布,既能透气,又能挡住灰尘。
场景二:木坊后院,十日之后
【时间】
午后,微风习习
(几人又酿了一坛葡萄酒,这次把陶罐放在了老槐树下的阴凉处,罐口蒙着纱布。十日过去,宫束班小心翼翼地打开纱布,一股淡淡的酒香飘了出来。)
宫束班:(眼睛一亮,凑过去闻了闻)有香味了!这次成了!
阿福:(连忙凑过来,深吸一口气,激动地跳起来)真的有酒香!比米酒的香味还特别!
老木:(拿出一个小木碗,舀了半碗葡萄酒,酒液呈淡紫红色,清澈透亮)尝尝看。
宫束班接过木碗,抿了一口,眉头先是皱了皱,随后舒展开来。
宫束班:有点酸,还有点涩,不过确实有酒劲,比第一次好多了。
小豆子:(也想尝尝,伸手要木碗)师傅,我也想尝一口!
宫束班:(笑着把木碗递给小豆子)小心点,别呛着。
小豆子抿了一口,皱了皱鼻子,又咂咂嘴:有点酸,但是咽下去之后,嘴里甜甜的,挺好喝的!
阿福:(挠了挠头)就是有点酸,要是能再甜一点就好了。
老木:(想了想)或许可以加点蜂蜜?咱们之前给李大户做木盒的时候,他送了咱们一罐蜂蜜,还没开封呢。
宫束班:(一拍手)对呀!加蜂蜜既能增加甜味,还能让酒更顺滑。咱们再酿一坛,这次加点蜂蜜试试。
场景三:木坊,半月后
【时间】
傍晚,收工后
(几人这次酿的葡萄酒,加了适量的蜂蜜,放在柴房的阴凉处发酵了半月。宫束班打开罐口,浓郁的酒香飘满了整个木坊,酒液呈深紫红色,晶莹剔透。)
宫束班:(舀了一碗,递给老木)老木,你先尝尝。
老木接过碗,喝了一口,闭上眼睛品味了一会儿,睁开眼点点头:甜而不腻,酸中带香,酒劲刚好,这次成了!
阿福:(抢过碗,喝了一大口,笑着说)太好喝了!比酒楼里的米酒好喝多了!咱们这手艺,不光能做木头活,还能酿酒!
小豆子:(蹦蹦跳跳地)师傅,咱们把这酒装在小陶罐里,送给街坊邻居尝尝吧!让大家也尝尝这西域来的葡萄酒!
宫束班:(笑着点头)好!咱们酿这酒,本来就是图个乐子,现在成了,就该让大家一起尝尝。走,咱们给街坊们送酒去!
第三幕:酒香传民间,憨货得认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