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阿憨(点点头,抹了把眼泪):“刚才来了只麻雀,我跟它说了两句话,就把凿子拿歪了。陈叔,我是不是特别笨啊?连个榫头都凿不好。”
【王老铁走了过来,蹲在主梁前,用手指摸了摸那道痕迹,然后拿起墨斗,重新在木料上弹了一条线。】
王老铁(看着李阿憨,语气没有责备,反而带着几分温和):“干活的时候,心里不能装别的事。乾阳殿的每一根木料,每一个榫头,都连着咱们的手艺,也连着天下人的眼睛。你憨,但不笨,只要沉下心,就能做好。来,跟着我,再凿一遍。”
【王老铁拿起凿子,手把手教李阿憨。他先让李阿憨握住凿子,对准墨线,然后自己握着李阿憨的手,慢慢往下凿。木屑均匀地落在地上,一个规整的凹槽渐渐成型。】
李阿憨(眼睛盯着凹槽,认真地跟着用力):“班头,我知道了,干活的时候不能分心,要像盯着猎物的老鹰一样,只看手里的活。”
王老铁(松开手,点了点头):“对,就是这个道理。剩下的,你自己来。”
【李阿憨深吸一口气,拿起凿子,按照王老铁教的方法,一点点凿下去。这次他没有分心,眼睛一直盯着墨线,每凿一下,就用尺子量一下。】
【正午时分,孙监工又来了。他走到主梁前,拿起尺子,仔细测量榫头的尺寸。】
孙监工(眉头渐渐舒展开,语气缓和了些):“嗯,这榫头做得不错,分毫不差。王班头,你这徒弟,虽看着憨,倒也肯学。”
王老铁(看着李阿憨,嘴角露出一丝难得的笑容):“他就是性子直,只要肯教,就能学会。”
李阿憨(听到孙监工的夸奖,挠了挠头,傻笑起来):“监工,我下次还能做得更好!”
第二幕:攻坚克难,憨劲显威
场景一:工地中央·半月后
【乾阳殿的木架已经搭建到了第三层,数十根木柱立在地基上,工匠们在木架上爬上爬下,忙着钉木板、架横梁。远处,其他工种的工匠们在铺设地砖、砌砖墙,整个工地一片繁忙。】
【王老铁站在一个高台上,手里拿着图纸,对着木架比划着。李阿憨扛着一根长长的横梁,跟在几个工匠后面,往木架上爬。】
赵小匠(在木架上,伸手接过李阿憨递上来的横梁):“阿憨,你这力气真是越来越大了,这根横梁少说也有两百斤,你扛着爬梯子都不费劲。”
李阿憨(喘了口气,笑着说):“我每天早上都绕着工地跑三圈,力气肯定大了。班头说,乾阳殿的横梁得扛得稳,不然架上去会晃。”
【突然,一阵风吹来,木架微微晃动了一下。李阿憨没站稳,身体晃了晃,手里的锤子差点掉下去。】
赵小匠(急忙伸手拉住李阿憨):“阿憨,小心点!这风越来越大了,咱们先下来,等风停了再干活。”
【王老铁在高台上看到这一幕,大声喊道:“所有人都下来!风太大,木架不稳,别出意外!”】
【工匠们纷纷从木架上下来,李阿憨最后一个下来,他摸了摸胸口,心还在怦怦跳。】
孙监工(脸色凝重地走过来):“王班头,这几天天气预报说有大风,要是一直这样,乾阳殿的工期恐怕要延误。陛下下了旨,三个月后要在乾阳殿接受万国朝贺,要是误了工期,咱们都担待不起。”
王老铁(看着天上越来越暗的乌云,眉头皱得紧紧的):“孙监工,我知道工期紧。这样,咱们先加固木架,在木柱旁边加支撑,等风小了,就加班加点干活。只要工匠们肯出力,应该能赶上工期。”
李阿憨(凑过来,大声说):“班头,我愿意加班!我晚上也能干活,只要给我点灯,我能扛木料、钉木板,啥活都能干!”
【其他工匠们也纷纷附和:“我们也愿意加班!”“乾阳殿是咱们大隋的脸面,不能误了工期!”】
孙监工(看着工匠们的样子,眼神里露出几分敬佩):“好!既然大家都愿意出力,那我就奏请陛下,给大家加工钱、添口粮。咱们一起努力,务必按时完工!”
场景二:工地·深夜
【月光洒在工地上,十几个灯笼挂在木架上,照亮了一片区域。工匠们还在忙碌,有的在加固木架,有的在锯木料,有的在钉木板。李阿憨扛着一根支撑木,往木柱旁边走,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流,浸湿了工装。】
陈木匠(拿着一盏灯笼,走在李阿憨旁边):“阿憨,歇会儿吧,你都扛了五根支撑木了,别累坏了身子。”
李阿憨(摇摇头,把支撑木放在木柱旁):“陈叔,我不累。你看,这支撑木加在木柱旁边,风再吹,木架也不会晃了。等咱们把木架加固好,明天就能继续往上搭建了。”
【王老铁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个馒头,递给李阿憨。】
王老铁:“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干活要有力气,但也不能硬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