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幕:憨态百出,画里藏趣事
场景
同第一幕,木桌上已铺好宣纸,展子虔握着画笔,正在勾勒轮廓。王阿福蹲在桌旁,帮着扶着宣纸边角;王二娘坐在一旁,面前摆着十几个颜料碟,正在研磨石青、石绿;王小三站在展子虔身后,手里拿着个小碗,里面盛着清水,随时准备递画笔;李老栓靠在桌边,手里拿着个小本子,偶尔记几笔,说是“帮着记记细节,免得展大哥忘了”。
时间
午后申时
(展子虔笔尖落下,先画了远处的青山,线条流畅,几笔就勾勒出山峦的轮廓。王阿福看得眼睛都直了,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
王阿福:(小声嘀咕,生怕打扰展子虔)我的娘哎……展大哥,你这笔也太神了!这山看着就跟真的一样,我仿佛都能看见山上的树了!
王二娘:(手里磨着石绿,头也不抬地怼他)你小声点!别吓着展大哥,要是把山画歪了,看我不把你雕的小木人扔到漆桶里!
王阿福:(立刻捂住嘴,只敢用眼神示意展子虔“加油”)
(展子虔没理会两人的拌嘴,继续作画。他先在山脚下画了一片桃林,用淡粉色的颜料晕染,再用浓墨点出桃花的花蕊。王小三凑得太近,不小心把手里的清水碗晃了一下,水洒到了宣纸边缘,晕开一小片水渍。)
王小三:(脸瞬间白了,声音带着哭腔)展师傅!对、对不起!我把水洒了!这纸……这纸是不是废了?
展子虔:(停下笔,看了看水渍,没生气,反而笑了)没事,你看这水渍的形状,像不像一片云?正好,我在这儿画一朵飘着的云,就能把水渍盖住。
李老栓:(凑过来看了看,点头称赞)还是展大哥机灵!小三啊,你也别慌,做手艺的,哪能没点小差错?当年我给皇后做雕漆盒,不小心刻错了一朵花,最后改成了一只蝴蝶,皇后还夸我心思巧呢!
王小三:(松了口气,擦了擦额头的汗)谢谢展师傅,谢谢李师傅!我以后一定小心!
(展子虔继续作画,画到河边的小船时,停了下来,皱着眉思考。王阿福看他不动,又忍不住开口。)
王阿福:展大哥,怎么不画了?这小船不是挺简单的吗?画个船身,再画个船夫,不就行了?
展子虔:(摇摇头)不行,船夫的姿势不对。游春的时候,船夫不该急着划船,该是慢慢飘着,这样才符合春日悠闲的光景。可我总觉得,这船夫的动作少了点什么……
王二娘:(放下颜料碟,走到桌前,看了看画中的小船)我觉得吧,船夫手里该拿点东西。比如……拿个酒壶?春日里,船夫也该喝点小酒,才够舒坦。
王小三:(突然插嘴)我觉得拿个鱼竿更好!船夫一边划船,一边钓鱼,多有意思啊!
李老栓:(摸了摸胡子)我倒觉得,船夫该拿个笛子。风吹过来,笛声飘着,配着青山绿水,才叫有韵味。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王阿福坚持要画酒壶,说“无酒不春日”;王二娘觉得笛子更雅致;王小三非要画鱼竿,说“钓鱼才热闹”。展子虔被吵得头都大了,却突然眼睛一亮。)
展子虔:(拍了下手,打断众人)都别吵了!我有主意了!咱不画一个船夫,画两个!一个在船头吹笛子,一个在船尾钓鱼,船里再放一壶酒,这样既有韵味,又有热闹,不就都兼顾了?
王阿福:(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妙啊!展大哥,你这脑子咋这么好使呢!这样一来,这小船就活了!
王二娘:(笑着点头)行,算你厉害。那我赶紧把石青磨细点,给小船涂上个好看的颜色,别辜负了这好想法。
(王小三赶紧递过清水,展子虔接过画笔,蘸了墨,开始画两个船夫。王阿福依旧扶着宣纸,嘴里哼着小曲,李老栓则在小本子上记下“船头吹笛,船尾钓鱼,船内置酒”,嘴角带着笑。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宣纸上,画中的山水、桃花、小船,渐渐有了生气。)
第三幕:画成惊艳,闲笔成佳作
场景
同前两幕,夜色已深,工坊里点了几盏油灯,昏黄的灯光照亮了宣纸。展子虔刚刚放下画笔,一幅《游春图》已完整地呈现在众人面前:远处青山层叠,用石青、石绿涂染,显得苍翠欲滴;山脚下桃花盛开,粉色一片,间杂着几棵柳树,枝条轻垂;近处河水荡漾,一艘小船飘在水面,船头船夫吹笛,船尾船夫钓鱼,船内一壶酒摆放整齐;岸边有几人骑马,衣袂飘飘,还有人在亭子下驻足,似在赏景;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连风的方向,都能从枝条的倾斜中看出来。
时间
夜初更
(众人围在桌前,看着《游春图》,都忘了说话。王阿福手里的小木人掉在地上,他都没察觉;王二娘手里的颜料碟歪了,颜料差点洒出来,她赶紧扶稳;王小三睁大眼睛,嘴巴张得圆圆的,嘴里不停地念叨“好看,太好看了”;李老栓拿出帕子,擦了擦眼角,像是想起了年轻时的光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