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阿柴握着笔,手有点抖,笔尖在先生的眉毛处顿了顿,又轻轻描了描。展子虔皱着眉,伸手把住他的手腕,慢慢往下带。
展子虔(声音放轻):先生的眉毛要“如远山含黛”,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你看,从眉头到眉尾,要慢慢变细,这样才显温和。你刚才太急了,眉头画得太粗,看着像在生气,哪像授经的先生?
阿柴(跟着师傅的手移动笔尖,呼吸都放轻了):师傅,我总怕画浅了显不出来,就忍不住多描了两笔。
展子虔(松开手,指着绢上的人物):墨色要“淡中见浓”,不是越浓越好。你看,先生的眼睛要画得有神,瞳孔用浓墨,眼白留出来,这样一看就像在跟弟子说话。你试试,先蘸点淡墨,把眼睛的轮廓勾出来,再用浓墨点瞳孔。
【动】阿柴点点头,蘸了点淡墨,小心翼翼地勾着眼睛的轮廓。小砚端着调好的淡赭石颜料走过来,站在旁边等着,手里还拿着块干净的布,生怕颜料洒了。
小砚(小声):师傅,淡赭石调好了,要不要先给先生的面部上色?
展子虔(回头看了眼颜料碗):正好,等阿柴把眼睛画完,就上色。小砚,你记住,面部上色要薄,得一层一层涂,不能一次性涂太厚,不然会显得僵硬。
小砚(赶紧点头,把布放在案边):我记住了,一层一层涂,不能厚。
【动】瘦竹走到展子虔身边,手里拿着画好的弟子像,递了过去。
瘦竹(有点紧张):师傅,你看弟子的衣褶这样画行不行?我按照你说的,用了“高古游丝描”,线条尽量流畅些。
展子虔(接过画,仔细看了看):不错,比上次进步多了。你看这个弟子低头记笔记的动作,衣褶的走向很对,能看出身体的弧度。就是这个弟子的袖口,再往外飘一点,显得更灵动。
瘦竹(赶紧拿起笔):我这就改!刚才总怕飘得太厉害,没敢多画。
老墨(端着石绿颜料走过来,放在案上):背景的屏风可以开始涂了,石绿调得正好,涂一层就能显颜色。
展子虔(指着绢上的屏风轮廓):好,老墨,你帮着小砚涂屏风,注意别涂出轮廓外。阿柴,你把先生的面部颜色上好,瘦竹,你改完弟子的衣褶,就画弟子手里的经书,经书的字不用画太细,大概有个样子就行,重点是经书的卷边要自然。
【动】众人又忙活起来:老墨和小砚拿着刷子,一点点给屏风涂石绿,石绿的颜色在阳光下泛着莹光;阿柴蘸着淡赭石,轻轻给先生的面部上色,涂完一层,又用干净的笔蘸着清水晕开;瘦竹则专注地改着弟子的衣褶,时不时抬头看看展子虔,生怕又出了错。展子虔在几个人之间来回走,时不时提点一句,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
第三幕:画房·暮·内
【景】日头西斜,窗棂外的柳絮渐渐落了,阳光变成了暖黄色,洒在绢布上,让画上的人物多了几分柔和。《授经图》已经基本完成:先生坐在案后,手里拿着经书,眉头微蹙,像是在讲解难点;旁边的弟子有的低头记着什么,有的抬头皱着眉思考,还有一个弟子手里拿着笔,像是要提问;背景的屏风涂着鲜亮的石绿,上面还画了淡淡的云纹,衬得整个画面格外庄重。
【情】展子虔站在画前,手里拿着支小笔,时不时在人物的衣褶或面部添两笔。阿柴、瘦竹、小砚和老墨围在旁边,眼睛盯着画,脸上满是兴奋。
阿柴(搓着手,声音有点激动):师傅,这画也太好看了!先生的神态跟真的一样,好像下一秒就要开口讲课了。
瘦竹(点头附和):可不是嘛!刚才涂完屏风的石绿,我都看呆了,石绿衬着先生的衣袍,显得特别庄重,比上次画的《宴饮图》还好看。
小砚(小声):我刚才给先生的胡须添了两笔淡墨,师傅你看,是不是更显儒雅了?
展子虔(回头看了小砚一眼,笑着点头):小砚这两笔添得好!先生的胡须不能太浓,淡墨正好显出身形。老墨,你调的石绿真是绝了,涂在屏风上,不深不浅,正好衬出前景的人物。
老墨(摸了摸胡子,难得笑了):还是你构图好,人物和背景配得正好。要是背景太艳,就抢了人物的风头;要是太淡,又显不出庄重。
【动】展子虔拿起笔,在画的右下角轻轻题上“展子虔绘”四个字,又盖了自己的印章。题完字,他后退两步,看着整幅画,长长舒了口气。
展子虔(语气带着满足):忙活了一天,总算把《授经图》画完了。咱们宫束班这群人,平时总被人说“憨”,一门心思就知道画画,今天也算没白忙活。这画要是送进宫里,陛下看了,说不定还能夸咱们两句。
阿柴(挠了挠头,笑着说):要是陛下夸了,师傅你可得请我们吃胡饼!上次画完《春耕图》,你就说要请,结果忙忘了。
展子虔(拍了下阿柴的肩膀):这次肯定请!等宫里的人来取了画,咱们就去街口的胡饼铺,每人两个胡饼,再加一碗酪浆。
小砚(眼睛亮了起来):真的吗?那家胡饼铺的胡饼可好吃了,上次我跟娘去买,排队排了半天才买到。
瘦竹(笑着说):小砚就知道吃!不过师傅要是请,我也去,正好跟师傅请教请教下次画佛画的技法。
老墨(点头):我也去,顺便跟你们说说怎么调朱砂,下次画佛像的衣袍,能用得上。
【动】展子虔看着眼前的几个人,又看了看案上的《授经图》,阳光落在画上,先生和弟子的身影像是活了过来。他伸手拿起案上的墨锭,轻轻磨了磨,墨香在屋里散开,混着颜料的味道,格外让人安心。
展子虔(语气温和):行,都去!咱们宫束班这群“憨货”,就靠这画画过日子,闲暇时光能一起画幅好画,再吃顿好的,比什么都强。以后啊,咱们还得画更多的好画,让后人知道,咱们隋朝的画工,可不是吃素的!
【动】众人都笑了起来,笑声在画房里回荡,窗外的夕阳渐渐沉了下去,把整个画房染成了暖黄色,案上的《授经图》在夕阳下,显得格外鲜活。
喜欢艺之神请大家收藏:(www.2yq.org)艺之神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