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高力士挑了挑眉,没再多说,转身吩咐内侍:“给他们颁下工部的图纸和物料清单,三日后,兴庆宫工地集合。”说完,便带着人离开了。
【动作】等内侍走远,工匠们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议论。
陈墨:班头,花萼楼啊!那可是陛下要给诸王建的楼,图纸上的飞檐都有三层,咱们能建好吗?
王夯:(拍了拍李憨的肩膀)能建。只要料够好,活够细,没有建不起来的楼。
赵巧:可是……他们都说咱们是民间工匠,比不过官营作坊的匠人,要是出了错怎么办?
【动作】李憨站起身,把圣旨叠好揣进怀里,走到院子中央,大声喊:“都别吵了!”工匠们瞬间安静下来,看着他。
李憨:陛下信得过咱们,把这么大的活交给宫束班,咱们不能给民间工匠丢脸!从今天起,所有人卯时上工,酉时收工,图纸我会连夜看,物料清单赵巧盯着,陈墨你负责木作的样式,王夯你去选柱础石和地基的石材。记住,花萼楼是要传后世的,咱们手里的每一刀、每一凿,都得对得起自己的手艺!
【动作】众工匠齐声应和:“是!班头!”阳光透过作坊的木窗,照在他们脸上,每个人眼里都闪着光。李憨看着眼前的工匠们,握紧了拳头,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花萼相辉楼建好,让所有人看看,民间工匠的手艺,不输任何人。
第二幕:工地风波,憨匠较真
场景二:兴庆宫东侧工地,夏,巳时
【时】三个月后,夏,巳时
【景】工地已是一片繁忙景象,地基已打好,十几根木柱立在基坑里,工匠们有的在搭脚手架,有的在雕琢木构件,有的在搅拌砂浆。李憨戴着草帽,手里拿着图纸,在工地里来回踱步,时不时停下来,用尺子量木柱的垂直度。高力士站在不远处的高台上,身边跟着几个工部的官员,正看着工地的进度。
【动作】陈墨拿着一根雕好的梁枋,跑到李憨面前,脸上带着得意。
陈墨:班头,你看这“缠枝莲”,我按照你说的,把花瓣的筋刻深了,现在看着是不是又稳又活?
【动作】李憨接过梁枋,放在地上,蹲下来仔细看,用手指摸着雕花的纹路,突然脸色一沉,从腰间抽出凿子,在一根莲茎上敲了敲。
李憨:这根茎太细了!梁枋是要承重的,雕花再好看,要是断了怎么办?你得把茎的宽度加半寸,不然这梁枋,我不用!
陈墨:(急得脸通红)半寸?加了半寸,缠枝的弧度就变了,不好看了!班头,我都雕了三天了,能不能通融一下?
李憨:(语气坚决)不能!好看是给人看的,结实是给楼用的。花萼楼要站几十年、几百年,不是摆着看的花瓶!今天之内,重新雕,要是还这样,你就去帮王夯搬石头!
【动作】陈墨咬了咬嘴唇,没再争辩,抱着梁枋转身走了,嘴里小声嘀咕:“明明就差一点……”
【动作】王夯带着几个石匠,正往基坑里放柱础石。他指挥着工匠们用撬棍撬动石材,自己则站在一旁,眼睛紧紧盯着柱础石的位置,突然大喊:“停!”
【动作】工匠们立刻停手,疑惑地看着他。王夯走到柱础石旁,蹲下来,用手量了量石材与基坑边缘的距离,又看了看地基的水平线。
王夯:(对着负责放线的工匠说)线歪了!柱础石得往左移三分,不然木柱立上去,整个楼的重心都会偏。
放线工匠:(挠了挠头)王师傅,我用墨斗弹的线,怎么会歪?是不是你看错了?
【动作】王夯没说话,从怀里掏出一根细麻绳,两端系上小石子,放在基坑上,等麻绳稳定后,对着墨线比了比。众人一看,墨线果然比麻绳歪了一点。
王夯:(声音依旧低沉)墨斗的线会被风吹偏,麻绳不会。柱础石是楼的脚,脚歪了,楼能站正吗?重新放线,移石头!
【动作】放线工匠脸一红,赶紧去重新放线。高力士在高台上看到这一幕,对身边的工部官员说:“这王夯,倒真是个懂行的。”
【动作】这时,赵巧跑过来,手里拿着一个漆碗,脸上带着焦急。
赵巧:班头,不好了!工部送来的漆,颜色不对!我调“晚霞漆”需要的“赭石粉”,他们给的是劣质的,调出来的颜色发灰,不像晚霞,像乌云!
【动作】李憨接过漆碗,用手指蘸了点漆,放在阳光下看,果然颜色暗沉,没有光泽。他站起身,朝着高力士的方向走去,步伐沉稳。
【动作】高力士看到李憨过来,从高台上走下来,问道:“李班头,何事?”
李憨:(双手抱拳)公公,工部送来的赭石粉是劣质的,调不出陛下要的“晚霞漆”。若是用这种漆刷楼檐,不仅不好看,还容易掉漆,坏了花萼楼的名声。恳请公公,让工部换一批好的赭石粉。
高力士:(皱了皱眉)劣质?工部的物料都是经过挑选的,怎么会有劣质的?李班头,你不会是想故意刁难,拖延工期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