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没错,紫砂壶透气性好,保温性强,适合泡普洱、乌龙这类发酵程度高、需要长时间冲泡的茶,能让茶叶的滋味更醇厚;盖碗透气性稍差,保温性适中,适合泡绿茶、黄茶这类鲜嫩的茶,能更好地保留茶的清香和鲜味。
(胖婶喝了老木泡的茶,点了点头)
胖婶:听先生这么一说,我好像也能尝出点不一样了。老木这次泡的茶,比刚才先生泡的,是少了点清爽,不过也挺好喝的。
(夕阳渐渐落下,天色开始变暗。陆羽看了看天色,站起身)
陆羽:天色不早了,我也该启程了。今日与诸位切磋茶艺,畅谈茶理,甚是愉快。希望诸位以后能继续用心做茶器,用心泡茶,让更多人感受到茶的魅力。
老木:多谢先生今日的指点,我们一定记在心里。以后要是有机会,还想再向先生请教。
(瘦猴把刚雕好的茶芽木雕送给陆羽)
瘦猴:先生,这个茶芽木雕送给您,算是我们宫束班的一点心意,希望您以后煮茶的时候,能想起我们这群憨货。
(陆羽接过木雕,小心地收好)
陆羽:多谢,我会好好珍藏的。诸位保重,后会有期。
(陆羽拿起自己的茶具,向几人拱手道别,然后朝着山下走去,身影渐渐消失在暮色中)
小石头:师傅,今天能跟陆羽先生切磋茶艺,太开心了!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泡茶,还要把茶器做得更好。
胖婶:是啊,以前总觉得喝茶就是解渴,现在才知道,喝茶还有这么多讲究,这么多乐趣。
老木:咱们今天的经历,也算是一段佳话了。以后要是有人问起,咱也能说,曾经在唐朝,跟茶圣陆羽切磋过茶艺。
(瘦猴拍了拍老木的肩膀)
瘦猴:可不是嘛!咱宫束班的憨货,也跟茶圣喝过茶,说出去多有面子!以后咱做茶器,也能多跟人讲讲这段故事,让更多人知道,茶器和茶汤,是相辅相成的。
(几人相视一笑,然后收拾好东西,朝着宫束班的方向走去,山间的茶香,似乎还萦绕在他们身边,这段与陆羽切磋茶艺的经历,也从此流传在民间,成为一段美谈)
第四幕:技艺传承,佳话流传
场景
宫束班后院工坊,一年后,午后,阳光依旧明媚,工坊里多了不少精致的茶器,桌上摆着一套新的细瓷茶具
(老木正在教几个新徒弟如何雕刻茶则,小石头在一旁泡茶,胖婶和瘦猴坐在桌前品茶)
新徒弟:师傅,您说这个茶则,为什么要雕茶芽图案啊?
老木:因为这个图案,有一段故事。去年,我们在山间茶寮遇到了茶圣陆羽先生,瘦猴师傅当时雕了一个茶芽木雕送给先生,先生很喜欢。后来我们就想着,把茶芽图案雕在茶器上,既能纪念那段经历,也能让茶器更有茶趣。
小石头:是啊,自从跟陆羽先生切磋过茶艺后,我泡茶的手艺也进步了不少。现在好多人来咱们宫束班买茶器,还问咱们跟陆羽先生的故事呢。
胖婶:可不是嘛!前几天有个文人来买茶碗,听了咱们的故事,还写了首诗呢!说咱们是“憨客遇茶圣,茶香传民间”。
瘦猴:哈哈,那文人还说,以后要多来咱们这喝茶,听咱们讲跟陆羽先生的故事。现在咱们宫束班的茶器,不仅做得好,还有故事,名气也越来越大了。
(老木停下手里的活,看着徒弟们认真的样子,又看了看桌上的茶汤,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老木:陆羽先生说过,茶器无贵贱,关键是与茶汤相配;泡茶无难事,关键是用心。咱们做工艺的,讲究的就是用心,不管是做茶器,还是泡茶,都得用心。只有用心,才能做出好东西,才能让更多人感受到茶的魅力,感受到工艺的魅力。
(阳光透过木窗,洒在老木和徒弟们的身上,也洒在那些精致的茶器上,茶器反射出淡淡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与陆羽切磋茶艺的佳话。而这段佳话,也将随着宫束班的茶器,随着人们的口口相传,一直流传下去,成为民间一段珍贵的记忆)
喜欢艺之神请大家收藏:(www.2yq.org)艺之神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