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墨(急得跳脚):阿罗!你干啥呢?这些刻刀都是我磨了一早上的,要是崩了口,刻字就不流畅了!
阿罗(手忙脚乱捡工具):我这不是想帮忙嘛!谁知道脚底下没谱……哎,班头,你看铜水的颜色不对啊,怎么发暗呢?
老班头(盯着炉里的铜水,脸色更沉):还不是因为刚才那股烟,把铜水熏着了。得赶紧把铜水倒出来,不然待会儿就结在炉里了!大牛,准备好模具!
(大牛赶紧把提前做好的铜简模具推过来,老班头用大勺子舀起铜水,往模具里倒。可铜水刚倒进去一半,模具突然“咔嚓”一声,裂了道缝,铜水顺着缝流出来,在地上烫出一串小坑)
大牛(惊呼):模具裂了!这可咋整?
老班头(气得直拍大腿):这模具是用陶土做的,昨天阿罗你是不是没把模具晾干?里面还藏着水汽,一碰到热铜水,能不裂吗?
阿罗(挠着头,一脸委屈):我……我昨天看太阳大,以为晒半天就干了,谁知道里面还有潮气……
(就在这时,工坊门口传来脚步声,监工李大人捧着玉如意,慢悠悠走进来)
李大人(皱着鼻子,扇了扇风):老班头,这是怎么回事?黑烟滚滚的,还一股子焦糊味,你们这是在造简,还是在烧房子?
老班头(赶紧上前,陪着笑):李大人恕罪,刚才熔铜的时候,锡块添多了点,模具又没晾干,出了点小岔子,我们这就收拾,保证不耽误工期!
李大人(走到模具旁,低头看了看裂缝,又看了看地上的铜水痕迹):小岔子?陛下的投龙简,容得下你们出“小岔子”吗?这模具得重新做,铜料也得重新熔,要是半个月后交不出活,你们宫束班所有人,都去掖庭局做苦役!
(李大人甩了甩袖子走了,老班头看着地上的狼藉,叹了口气)
大牛(挠着头):班头,要不我今晚不睡觉,把模具重新做出来?我力气大,和泥、塑形都快!
小墨:我也留下,帮着打磨模具的内壁,保证光滑,这样铜简铸出来才平整。
阿罗(举着手):我也留下!我给你们烧火、递工具,保证不添乱!
老班头(看着三人,嘴角露出点笑):行!既然你们都有劲儿,那咱们就跟这投龙简较较劲!今晚谁也别睡,把模具做好,明天一早就熔铜!
第三幕:刻字起争执,憨货们显真章
场景
七日后,工坊的案子旁。
铜简已经铸好了,呈长方形,表面泛着青铜的光泽,边缘打磨得光滑圆润。小墨正趴在案子上,拿着刻刀,小心翼翼地在铜简上刻字。老班头坐在一旁,手里拿着陛下亲拟的祈愿文稿,逐字核对。大牛蹲在地上,给小墨递朱砂(刻字时用朱砂做标记),阿罗则站在小墨身后,伸着脖子看。
(小墨刻到“恭请昊天上帝”几个字时,突然停了下来,皱着眉)
小墨:班头,陛下这文稿里的“帝”字,最后一笔是竖弯钩,可我觉得要是刻成竖钩,会更挺拔,也更显敬畏。要是刻成竖弯钩,笔画有点软,不符合“上帝”的威严。
老班头(凑过去看了看文稿,又看了看铜简):可文稿上明明是竖弯钩,咱们照着刻就行,别瞎改。陛下的字,哪轮得到咱们来挑毛病?
阿罗(突然插嘴):我觉得小墨说得对!上次我在东宫见太子殿下写的“帝”字,就是竖钩,看着特精神。要是刻成竖弯钩,别人还以为咱们刻错了呢!
大牛:我也觉得竖钩好!看着有劲儿,跟我抡锤子似的,硬气!
小墨(点了点头):就是!刻字不仅要照着文稿,还得讲章法。这投龙简是给神仙看的,字得有气势,才能显露出陛下的诚心。要是笔画软塌塌的,神仙看了也不舒坦。
老班头(拿着文稿,琢磨了半天):可要是改了笔画,陛下要是怪罪下来,怎么办?
小墨(放下刻刀,看着老班头):班头,我刻字这么多年,从没出过错。这“帝”字改成竖钩,不仅好看,还更符合篆书的笔法。要是陛下问起,我来担责!
阿罗:对!要担责一起担!咱们宫束班,从来不是一个人干活!
大牛:就是!大不了我跟陛下说,是我让改的,我力气大,能扛事!
老班头(看着三人,叹了口气,又笑了):你们这群憨货,真是不怕死。行!就听小墨的,把“帝”字刻成竖钩!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要是真出了事儿,我这老骨头,先替你们扛着!
(小墨听了,眼睛一亮,拿起刻刀,又开始刻字。刻刀在铜简上划过,发出“沙沙”的轻响,笔画流畅,力道均匀。阿罗在一旁,时不时给小墨递块布,擦去铜屑;大牛则拿着小刷子,把刻好的字缝里的铜粉扫干净)
(又过了三日,铜简上的字基本刻完了,只剩下最后几行生辰八字。小墨正刻着,阿罗突然指着铜简的一角)
阿罗:小墨,你看这角上,是不是有点空?要是刻一朵小祥云,围着“万岁”两个字,是不是更好看?既不花哨,又显吉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