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束班:(一边砸一边说)看到没?大锤定形,小锤修边。钢坯里的杂质,就藏在这些边角里,得一点一点敲出来。要是漏了一点杂质,这把刀就废了。
【铁蛋看着两人配合默契,咬了咬牙,把风箱拉得更稳了。炉膛里的火“呼呼”地响,映着三人的身影,在棚壁上晃动。】
场景三:铁匠棚外,次日午后
【宫束班拿着一把刚锻打成型的钢条,放在阳光下仔细看。钢条表面光滑,没有一丝裂痕。铁蛋蹲在旁边,手里拿着一块布,擦着地上的铁屑。李二郎躲在棚子外的树后,偷偷看着宫束班的动作】
宫束班:(指着钢条表面的纹路)铁蛋,你看这纹路,像不像水波?这是折叠锻打出来的“水波纹”,每一道纹,就是一次折叠,一次锻打。咱这钢条,已经折了二十次,打了两千下,还得继续。
铁蛋:(凑过去看,挠了挠头)班主,我咋看不出来?不就是一道一道的印子吗?
宫束班:(拿起钢条,往旁边的一块熟铁上划了一下,熟铁上立刻出现一道深痕)你看不出来,是因为你没用心。等你能从这纹路里看出火候、看出力道,你才算真的入门。
【躲在树后的李二郎忍不住“呀”了一声,宫束班转过头,正好对上他的眼睛。李二郎吓了一跳,想跑,却被宫束班叫住】
宫束班:(笑着招手)小伙子,过来吧,别躲了。
【李二郎犹豫了一下,磨磨蹭蹭走过来,低着头】:对、对不起,我不是故意偷看的……我就是想看看,您这锻打的手法。
宫束班:(把钢条递给李二郎)想看就看,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手艺这东西,藏着掖着成不了气候。你是老秦的徒弟吧?
李二郎:(接过钢条,仔细摸着表面的纹路,眼睛发亮)是、是!师父总说,钢料锻打两三遍就够了,可我看您这钢条,比我们铺子里的亮多了,摸着手感也不一样。
石头:(在一旁补充)那是自然,我们班主说了,每多折叠一次,钢料就紧实一分,多锻打一次,杂质就少一分。
宫束班:(拍了拍李二郎的肩膀)你师父的手艺不差,就是太执着于老法子了。你要是感兴趣,以后常来看看,有啥不懂的,也能问。
【李二郎眼睛更亮了,用力点头】:谢谢班主!我、我一定来!
【这时,铁蛋突然叫了一声,指着炉膛】:班主,不好了!火有点小了!
【宫束班立刻转身,快步走到炉子旁,伸手摸了摸炉膛壁】:糟了,刚才光顾着说话,忘了添焦炭。石头,快拿焦炭来,铁蛋,风箱拉快点,别让火灭了!
【三人立刻忙活起来,李二郎也想上前帮忙,却被宫束班拦住】:你先回去吧,别让你师父起疑心。明天再来,我教你看火候。
【李二郎点点头,拿着钢条看了又看,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第三幕:比刀之日,百炼显真章
场景四:铁匠棚前,第三天午后
【西市街角挤满了人,王都头也来了,站在人群前面。老秦扛着一把刚打好的刀,刀身乌黑,刀柄用麻绳缠着,得意地站在棚前。宫束班则拿着一把长刀,刀身泛着淡淡的银光,表面的水波纹在阳光下清晰可见】
老秦:(举起刀,对着人群喊)大家看好了!我这把刀,用的是祖传的锻打手艺,烧红了锻打五遍,淬火用的是井水,硬得很!
【老秦说着,走到一块大石头前,举起刀,“嘿”的一声砍下去,石头上留下一道浅痕,刀身却没什么变化。人群里传来一阵叫好声】
老秦:(得意地看着宫束班)该你了,“憨货”!让大家看看你的“百炼钢”有多厉害。
宫束班:(没说话,走到另一块更硬的青石板前,对铁蛋说)拿块铁过来。
【铁蛋递过来一块半寸厚的熟铁,宫束班拿起长刀,手腕轻轻一扬,刀光闪过,熟铁“咔嚓”一声断成两截,断面平整。人群里瞬间安静下来,随即爆发出更大的叫好声】
老秦:(脸色一变,大声说)你这是耍花样!熟铁软,算什么本事?有本事砍石头!
宫束班:(看着老秦,笑了笑)砍石头容易,可刀剑是用来劈砍的,得有韧性,不能一砍就断。你敢跟我比韧性吗?
【老秦愣了一下,随即硬着头皮】:比就比!
【宫束班让铁蛋拿来一根粗铁棍,把长刀架在铁棍上,然后自己站在刀背上,双脚分开,稳稳地站着。刀身弯成一个弧形,却没有丝毫断裂的迹象。人群里一片惊呼,王都头也忍不住往前凑了凑】
宫束班:(从刀背上跳下来,拿起刀,递给王都头)都头,您是懂兵器的,您看看这刀的韧性。
【王都头接过刀,仔细看了看刀身,又试着弯了弯,惊讶地说】:好刀!这刀既有硬度,又有韧性,比兵部监制的军刀还好!宫班主,您这手艺,真是绝了!
老秦:(看着刀身,脸色发白,喃喃自语)怎么会……怎么会这么韧……我锻打的刀,一弯就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