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阿福:(从怀里掏出几根丝线,这是他上次从乐坊“借”来的备用弦)弦我早就准备好了,咱们现在就把弦装上。
张五郎:(撸起袖子,准备帮忙)怎么装?是不是直接绑在琴头和琴尾的柱子上?
李阿福:(点点头,拿起一根弦,往琴头的弦轴上绕)对,先把弦固定在琴尾的缚弦上,再绕到琴头的弦轴上,最后调紧就行。
(三人七手八脚地装弦,张五郎力气大,一不小心把一根弦拉断了,丝线弹在手上,疼得他直咧嘴)
张五郎:(龇牙咧嘴地)哎哟!这弦也太脆了!稍微一用力就断了!
李阿福:(无奈地叹了口气)你轻点!这丝线是蚕丝做的,哪经得住你这么拽?还好我多带了两根,重新来!
(这次换王三郎来装弦,他动作轻柔,慢慢把弦绕好,李阿福则在一旁调整弦的松紧。终于,四根弦都装好了,一把简陋却初具雏形的琵琶摆在了三人面前)
王三郎:(看着琵琶,脸上露出笑容)没想到咱们还真做出来了,虽然看着不怎么精致,但总算像模像样。
李阿福:(得意地拿起琵琶,抱在怀里,手指随意拨了一下弦,发出“噔噔”的声音)听听!能响!虽然音不太准,但总归是把琵琶!
第三幕:工坊里的“琵琶独奏”
【场景】宫束局工坊,夕阳西下,余晖把工坊染成了暖黄色。三人围坐在琵琶旁,李阿福正试着调试琴弦。
(李阿福用手指轻轻拨动琴弦,时而紧一紧弦轴,时而松一松丝线,王三郎和张五郎在一旁屏息看着)
李阿福:(调了半天,终于满意地点点头)差不多了!虽然比不了乐坊里的好琵琶,但音色也还算顺耳。我来弹一段试试!
(李阿福清了清嗓子,抱着琵琶,模仿着乐师的姿势,手指在琴弦上拨动起来。他弹的不是什么正经曲子,而是平日里听来的民间小调,节奏简单,却充满了欢快的气息)
张五郎:(跟着节奏,用脚在地上打着拍子,大声唱了起来)“长安城里好风光,杨柳依依垂路旁……”
王三郎:(也跟着轻轻哼唱,手指在腿上打着节拍)
(李阿福越弹越投入,手指在琴弦上灵活地跳跃,虽然偶尔会弹错音,但那股子热闹劲儿却感染了整个工坊。这时,刘老丈又走了进来,站在门口,静静地听着)
(李阿福弹完一段,抬头看见刘老丈,吓了一跳,赶紧把琵琶放下,站了起来)
李阿福:(有些紧张地)刘管事,您怎么来了?我们……我们就是闹着玩的。
刘老丈:(走过来,拿起琵琶,仔细看了看,又用手指拨了拨弦,发出清脆的声响)这琵琶做得不错,虽然工艺粗糙了点,但音色还算清亮。你们几个,倒是有点巧思。
张五郎:(嘿嘿一笑)都是阿福的主意,我们就是搭把手。
刘老丈:(把琵琶递给李阿福,语气温和地)闲着的时候琢磨点手艺,总比瞎混日子强。不过,下次要做乐器,记得找些好木料,仔细打磨,说不定真能做出一把好琵琶来。
李阿福:(眼睛一亮)真的?那我们下次再做一把更好的!
刘老丈:(笑了笑)行了,天色不早了,收拾收拾,该下班了。这琵琶你们先拿着,别弄丢了,要是宫里有乐师来修乐器,说不定还能让他们指点指点。
(刘老丈走后,三人相视一笑,李阿福抱着琵琶,爱不释手)
王三郎:(看着琵琶,轻声道)没想到咱们这几个“闲得没事干”的,还真做出了点像样的东西。
张五郎:(拍了拍李阿福的肩膀)以后要是再闲得慌,咱们就接着做乐器!做箜篌,做横笛,把乐坊里的乐器都做一遍!
李阿福:(抱着琵琶,哈哈大笑)好!就这么说定了!下次咱们做一把更精致的琵琶,弹给整个宫束局的人听!
(夕阳透过窗户,照在三人身上,琵琶静静地躺在李阿福怀里,空气中仿佛还回荡着刚才欢快的琴声。宫束班这几个“显眼包”的唐朝乐器制作之旅,才刚刚开始)
喜欢艺之神请大家收藏:(www.2yq.org)艺之神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