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您忘了,这是咱们祖传的“淬火剂”,用它来淬火,刀身会更坚硬,还能形成独特的花纹。
【老匠头停下铁锤,看了看李四斤手里的陶罐,点了点头。】
老匠头
还是你记性好。等锻打完刀身,就用这个淬火剂淬火。不过,淬火的温度和时间一定要把握好,要是温度太高,刀身会裂;要是时间太短,刀身又不够坚硬。
【张三石和李四斤连忙点头,继续扶着钢材让老匠头锻打。又过了一个时辰,刀身的形状基本出来了,老匠头让李四斤把淬火剂倒进一个铁盆里,然后把刀身放进炉里加热。】
老匠头
(盯着炉子里的刀身)
温度差不多了,张三石,你把刀身取出来,快速放进淬火剂里,记住,动作一定要快,别让温度降下来。
【张三石赶紧把刀身取出来,快速放进淬火剂里,“滋啦”一声,一股白烟冒了出来,还带着一股刺鼻的气味。】
【王五榫走过来,看了看淬火后的刀身,又摸了摸。】
王五榫
师父,这刀身的花纹真好看,像天上的云彩一样。不过,刀鞘的形状已经基本做好了,您看要不要现在就把刀身装进去试试?
【老匠头摇了摇头。】
老匠头
不行,刀身还得打磨,不然会有毛刺,装进去会划伤刀鞘。李四斤,你去拿砂纸,把刀身打磨光滑,记住,要从粗砂纸到细砂纸,一共要打磨十遍,确保刀身没有任何瑕疵。
【李四斤应下,拿着砂纸开始打磨刀身。张三石则去准备刀把的材料,要用“牛角”,还得用铜丝缠绕,增加握感。
王五榫则继续完善刀鞘,在刀鞘上雕刻“龙纹”,因为太子的仪仗用刀,必须要有龙纹装饰,彰显皇家威仪。】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了交刀的前一天。刀身已经打磨完毕,刀把也装好了,刀鞘上的龙纹也雕刻完成,就差最后一步——给刀鞘上漆。】
【王五榫拿着漆刷,刚要给刀鞘上漆,突然发现刀鞘上有一道细小的裂纹。他赶紧停下,叫来了老匠头。】
王五榫
(急得声音都变了)
师父!刀鞘上有一道裂纹,要是上了漆,裂纹会更明显,太子看到了肯定会不满意的!
【老匠头走过来,看了看刀鞘上的裂纹,又摸了摸。】
老匠头
别急,这裂纹是因为木料在干燥过程中收缩造成的。王五榫,你去取点“鱼鳔胶”来,再找一块小的紫檀木片,
把木片削成和裂纹一样的形状,用鱼鳔胶粘在裂纹处,然后再用砂纸打磨光滑,这样就能遮住裂纹了。
【王五榫点点头,赶紧去取鱼鳔胶和木片。李四斤则在一旁检查刀身,突然发现刀把上的铜丝松了几根。】
李四斤
师父!刀把上的铜丝松了,要是太子拿着刀,铜丝掉下来,肯定会影响美观,还会硌手。
【老匠头走过去,看了看刀把上的铜丝,又拿起一把小锤子,轻轻敲了敲铜丝。】
老匠头
没事,这铜丝是因为缠绕的时候力度不够才松的。你去拿点“锡”来,把锡融化后滴在铜丝的接口处,这样铜丝就不会松了。
【李四斤应下,赶紧去取锡。张三石则在一旁擦拭刀身,确保刀身上没有任何灰尘。过了一个时辰,王五榫把刀鞘的裂纹修补好了,李四斤也把刀把上的铜丝固定好了。】
老匠头
(看着眼前的仪刀,满意地点了点头)
好了,这把仪刀终于造好了。刀身用乌兹钢打造,坚硬锋利;刀把用牛角和铜丝缠绕,握感舒适;
刀鞘用紫檀木制作,还雕刻了龙纹,彰显皇家威仪。明天咱们把刀送到宫里,陛下和太子肯定会满意的。
【三人看着眼前的仪刀,都露出了笑容。张三石伸手摸了摸刀身,又拿起刀鞘,把刀插进刀鞘里,“唰”的一声,声音清脆悦耳。】
张三石
(笑着说)
师父,这把仪刀真是太漂亮了,比咱们之前造的任何一把刀都好。要是陛下满意,咱们宫束班以后肯定能接到更多的活儿。
【李四斤和王五榫也纷纷点头,脸上满是自豪。老匠头看着他们,又看了看眼前的仪刀,眼神里满是欣慰。】
老匠头
咱们宫束班,靠的就是这门手艺吃饭。不管造什么兵器,都要用心去做,不能有半点马虎。
只有这样,咱们宫束班的牌子才能一直立着,才能对得起陛下的信任。
【夜色渐深,工坊里的灯还亮着。三人坐在炉边,喝着茶,聊着天,期待着明天把仪刀送到宫里的场景。】
第二场:皇宫大殿 - 日 - 内
【皇宫大殿宽敞明亮,金砖铺地,墙上挂着各式字画,殿中央摆放着一张龙椅,皇帝坐在龙椅上,太子站在一旁。
宫束班的四人拿着仪刀,站在殿中央,神色紧张。】
【皇帝看了看仪刀,又看了看老匠头。】
皇帝
这就是你们宫束班造的仪刀?拿来给朕看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