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宫束班录·长行棋事
人物表
- 苏阿福:宫束班木作匠人,年二十,膀大腰圆,手巧嘴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典型“憨直派”代表。
- 柳小满:宫束班绣作匠人,年十八,眼尖心细,却总爱跟着苏阿福凑热闹,偶尔冒出让人哭笑不得的“聪明主意”。
- 陈十三:宫束班漆作匠人,年二十二,自诩“见过世面”,总爱搬弄从市井听来的新鲜事,实则一知半解,爱吹牛。
- 李老栓:宫束班掌事,年五十,手艺精湛,性格温和,惯着这群“憨货”,偶尔会点拨几句,是众人的“定心丸”。
- 王二娘:东宫尚服局绣娘,常来宫束班送取绣样,熟悉长安闺阁间流行的玩意儿,是长行棋的“启蒙老师”。
第一幕:初见奇物
【场景】长安皇城宫束班作坊院,春日午后。院内晒着待干的漆木构件,苏阿福正蹲在墙角打磨一根木簪,柳小满坐在一旁穿针引线,陈十三则倚着柱子,手舞足蹈地讲着今早从西市听来的趣事。
陈十三:(拍着大腿)你们是没瞧见!今早西市那家波斯铺子前围了多少人!听说里头有能“自己走”的铜人,投个铜板就能转三圈,比咱们宫里头的漏刻还新鲜!
苏阿福:(头也不抬,手里的砂纸蹭得木簪发亮)铜人再新鲜,能有我这木簪趁手?李掌事说了,这簪子要送进掖庭局,得磨得比姑娘家的脸蛋还滑。
柳小满:(停下针线,戳了戳苏阿福的胳膊)你就知道磨木头!陈十三说的波斯铜人,我昨儿听尚服局的王二娘也提过,她说还有比铜人更有意思的,叫什么“长行棋”,是闺阁里姑娘们最爱玩的玩意儿。
苏阿福:(终于抬起头,眼里满是疑惑)长行棋?是跟围棋一样落子的?还是跟弹棋似的用手弹?
陈十三:(立刻凑过来,清了清嗓子)嗨,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我听西市茶馆里的先生说,长行棋要用水晶棋子,还得有象牙棋盘,下的时候得扔骰子,骰子滚到几,棋子就走几步,谁先把棋子挪完谁赢!
柳小满:(皱着眉)不对吧?王二娘说棋子是黄黑两色,各十五枚,棋盘上还有格子,跟咱们绣品上的云纹似的,哪有什么水晶象牙?
两人正吵得不可开交,院门口传来脚步声,王二娘提着绣篮走了进来,篮子上还搭着一块素色绢帕,帕子里似乎裹着东西。
王二娘:(笑着摆手)老远就听见你们俩吵,什么水晶象牙,陈十三你又在瞎吹牛了。
【特写】王二娘把绣篮放在石桌上,小心翼翼地打开绢帕,露出一块巴掌大的木棋盘,棋盘上刻着纵横交错的格子,边缘还描了淡青色的花纹;旁边放着两小堆棋子,一堆是用黄杨木做的,另一堆是黑檀木的,还有两枚磨得光滑的骨制骰子,上面点着红色的圆点。
苏阿福:(凑过去,手指轻轻碰了碰骰子,吓得赶紧缩回来)这就是长行棋?这骰子跟咱们平时赌钱用的不一样,怎么这么小?
王二娘:(拿起一枚黄棋子,放在棋盘的起点格子上)这可不是赌钱的玩意儿,是姑娘们消遣的。你们看,这棋盘上有二十四个格子,叫“梁”,黄棋从这边的“右梁”起,黑棋从那边的“左梁”起,扔出骰子,按点数走棋,要是走到对方棋子的格子上,还能把对方的棋子“打回去”,重新开始走。
李老栓:(从里屋走出来,手里拿着一把刚修好的漆刷)王二娘来得正好,这群小子最近总惦记新鲜玩意儿,你要是不嫌弃,就教教他们怎么玩,省得他们总在作坊里吵吵。
第二幕:笨手笨脚学下棋
【场景】还是宫束班作坊院,石桌上摆好了长行棋,王二娘坐对面,苏阿福、柳小满、陈十三围在一旁,李老栓站在边上看热闹。
王二娘:(拿起骰子,示范着摇了摇,轻轻放在棋盘上)你们看,摇骰子的时候要轻,别跟扔石头似的。我先扔,要是扔出“六”和“三”,就能走一枚棋子走六步,另一枚走三步,也可以让一枚棋子走九步,看你们怎么选。
【动作】王二娘松开手,骰子在棋盘上转了两圈,停在“四”和“二”上。她拿起一枚黄棋子,从起点开始,数着格子走了六步,放在第六个“梁”上。
陈十三:(立刻抢过骰子,攥在手里使劲摇,摇得骨骰子“哗哗”响)这有什么难的!看我的!
【动作】陈十三手一松,骰子飞了出去,一枚滚到了石桌底下,另一枚掉进了苏阿福的衣襟里。苏阿福吓得蹦起来,手忙脚乱地掏骰子,结果把桌上的黑棋子碰掉了好几个。
柳小满:(笑得直不起腰)陈十三你笨死了!骰子都拿不稳,还说自己见过世面!
王二娘:(忍着笑,捡起地上的骰子)别慌,慢慢来。苏阿福,你先来试试,轻轻摇,别太用力。
苏阿福接过骰子,手还在抖,他学着王二娘的样子,把骰子放在手心轻轻晃了晃,刚要放下,突然手一滑,骰子掉在棋盘上,转了半天,停在“一”和“一”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