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头赶紧上前,笑着接过小太监手里的棋子,把棋盘和锦盒递过去。】
老周头:公公受累了,这弹棋都做好了,您瞅瞅还满意不?
【小太监打开锦盒,拿出棋盘和棋子看了看,点头道:“不错不错,这做工比宫里旧的好多了。对了,周班主,你们知道这弹棋咋玩不?咱家跟娘娘说好了,要是不会,就请你们班的人进宫教一教。”】
【老周头心里一慌,刚想找借口,李大锤就抢着开口了。】
李大锤:(拍着胸脯)公公您放心!这弹棋我会玩!小时候在村里弹琉璃球,我从来没输过!保证能教会娘娘和宫里的人!
【小太监眼睛一亮,赶紧道:“那太好了!咱家这就回去禀报娘娘,明儿个一早就来接你进宫!”】
【小太监说完,抱着棋盘和锦盒匆匆走了。老周头瞪着李大锤,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
老周头:你个憨货!你连咋玩都不知道,就敢答应进宫?要是教错了,惊扰了贵妃娘娘,咱整个宫束班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李大锤挠了挠头,脸上的笑容僵住了。王小勺赶紧打圆场,拉着老周头的胳膊。】
王小勺:班主您别生气,大锤也是想为咱班出力。要不,咱今儿个赶紧琢磨琢磨玩法,明儿个让大锤照着教,肯定错不了!
【赵小辫和孙小果也跟着点头,老周头叹了口气,拿起棋盘放在桌上。】
老周头:也只能这样了。来,咱都坐下,好好琢磨琢磨。赵小辫,你不是听书多嘛,再想想弹棋还有啥讲究;孙小果,你脑子活,琢磨琢磨咋弹才能准;王小勺,你记着,把琢磨出来的规矩都写下来;李大锤,你先别动手,看着就行,别再瞎弹了!
【众人赶紧坐下,围着棋盘开始琢磨。李大锤委屈地撇了撇嘴,也凑了过去。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棋盘上,十二枚棋子泛着光,像是在等着看这群憨货怎么琢磨出弹棋的玩法。】
第三场:宫束班作坊 夜 内
【作坊里点着几盏油灯,昏黄的灯光照在棋盘上。五个工匠还围在桌前,地上散落着几张画满线条的纸,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倦意,却又透着股不服输的劲儿。】
赵小辫:(揉了揉眼睛,声音沙哑)我想起来了!听书先生说过,弹棋的时候,要把自己的棋子摆在棋盘一边,对方的摆在另一边,用手指弹自己的棋子,去撞对方的棋子,要是把对方的棋子撞出棋盘,就算赢了一枚,最后谁赢的棋子多,谁就赢了。
孙小果:(拿起一枚白棋子,放在棋盘左边,又把黑棋子放在右边)那是不是得先定好位置?比如白棋摆这边,黑棋摆那边,不能乱摆。
【王小勺赶紧把这话记在本子上,李大锤拿起一枚黑棋子,放在棋盘右边,试着用手指弹了弹,棋子滑过棋盘,撞向白棋子,却差了一点没撞上。】
李大锤:(皱着眉)咋回事?我明明瞄准了啊,咋没撞上?
老周头:(也没睡,坐在旁边看着,这时开口道)傻小子,棋盘中间是凹的,棋子滑过去会走弧线,得算着点弧度,不能直着弹。
【老周头拿起一枚白棋子,放在棋盘左边,手指微微弯曲,轻轻一弹,棋子贴着棋盘凹面滑过去,正好撞在黑棋子上,黑棋子“咕噜”一声滚出了棋盘。】
【众人都看呆了,李大锤赶紧凑过去,学着老周头的样子,拿起棋子弹了起来。试了好几次,终于也把黑棋子撞出了棋盘,高兴得拍手叫好。】
李大锤:成了成了!我会了!就按这法子,保证能教会宫里的人!
王小勺:(把本子递给老周头看)班主,我把玩法都记下来了,您瞅瞅对不对:一、双方各执六枚棋子,白棋居左,黑棋居右,依次摆好;二、轮流弹棋,先手者先弹,用手指弹自己的棋子撞击对方棋子;三、撞出棋盘的棋子归己方所有,一局结束后,拥有棋子多者胜;四、若未撞击到对方棋子,轮到对方弹棋。
【老周头接过本子,逐字逐句看了一遍,点了点头:“差不多就是这样了。明儿个李大锤进宫,记住了,少说话多做事,教的时候耐心点,别跟在作坊里似的咋咋呼呼的,宫里的规矩多,可别惹祸。”】
李大锤:(拍着胸脯保证)班主您放心!我肯定乖得跟猫似的,教完就赶紧回来,绝不多待!
【老周头又叮嘱了几句,让众人赶紧回去休息,明儿个还得早起。众人收拾好东西,陆续走出作坊。李大锤走在最后,回头看了一眼桌上的棋盘和棋子,心里既紧张又期待,想着明天进宫,一定要好好表现,让宫里的人知道咱宫束班的手艺,还有他的弹棋本事。】
【油灯的火苗晃了晃,照亮了桌上的棋盘,十二枚棋子静静地躺在锦盒里,像是在等着明天在皇宫里,开启一场不一样的“较量”。】
第四场:皇宫 偏殿 日 内
【偏殿里铺着厚厚的地毯,紫檀木棋盘摆在一张矮几上,周围放着几个软垫。贵妃娘娘穿着华丽的宫装,坐在软垫上,旁边站着几个宫女和太监,李少卿也在一旁陪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