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郎提着皂角水和细沙回来,几人围着青石,赵阿福用细布蘸着皂角水慢慢擦,墨痕果然渐渐淡了。李三郎拿着放大镜,一点点比对,王致远则重新描线,周铁头在一旁帮忙扶着尺子,棚子里只剩下炭火噼啪和笔尖划过石头的声音。)
第三幕:石碑立,星流传
时间:淳佑七年,春,巳时
地点:苏州府学文庙
人物:黄裳、王致远、李三郎、赵阿福、周铁头、苏州知府、百姓若干
(文庙前的空地上,一块巨大的石碑立在石座上,碑面上刻满了细密的星点,边缘刻着“宋淳佑天文图”六个大字。苏州知府带着官员站在一旁,百姓们围在四周,指指点点,满脸好奇。)
知府:(对着黄裳拱手)黄大人,这天文图碑刻成,真是功德无量!往后学子们来文庙,既能读书,又能观星,实乃美事。
黄裳:(目光落在石碑上,神色欣慰)这不是我一人之功,多亏了王师傅和宫束班的三位小兄弟。没有他们日夜操劳,这石碑也成不了。
(王致远上前一步,指着石碑上的星图)大人过誉了。这碑上共刻了一千四百四十颗星,分三垣、二十八宿,每一颗星的位置,都是三郎对照手稿,一颗一颗核对;阿福磨了整整三个月石面,让碑面光滑如镜,刻出来的星点才清晰;铁头则从临安到苏州,一路护送石料,没让石料受半点损伤。
(百姓们闻言,纷纷看向李三郎三人。李三郎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赵阿福挺着胸脯,脸上满是骄傲;周铁头则憨憨地笑,手不自觉地摸了摸石碑。)
李三郎:其实俺也犯过错,有一次把“心宿二”的位置描偏了,王师傅没骂俺,还跟俺一起重新核对。现在看着这石碑,就觉得之前的辛苦都值了。
赵阿福:俺以前总觉得刻石头没意思,现在才知道,刻下这些星星,就像把天上的东西搬到了地上,往后俺孙子的孙子,都能看见这些星星。
周铁头:俺力气大,以前只知道搬东西,现在才明白,搬石料也是在做大事。这石碑立在这儿,俺也算是为后人做了点事。
(黄裳看着三人,又看向石碑,轻声道)天地无言,星辰有迹。这石碑,是咱们宋人对天地的敬畏,也是对后世的嘱托。往后岁月流转,或许咱们都不在了,但这些星星,会一直照着这片土地,照着后来人。
(风轻轻吹过,拂过石碑上的星点,阳光洒在碑面上,星图仿佛活了过来,与天上的星辰遥遥相对。李三郎、赵阿福、周铁头凑在石碑旁,指着上面的星点,小声说着当年刻石时的趣事,王致远站在一旁,静静听着,黄裳则抬头望向天空,眼神悠远。百姓们渐渐散去,却有人不时回头,看向那座刻满星辰的石碑,仿佛要将那些星点,刻进心里。)
喜欢艺之神请大家收藏:(www.2yq.org)艺之神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