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匠小心翼翼地接过碑文,憨柱和瘦猴凑上前去,想要看看碑文上的字,可两人都不识字,只能对着碑文指指点点。】
瘦猴:(小声对憨柱说)憨柱,你看这字写得真好看,就是不知道写的啥。
憨柱:(挠了挠头)俺也不知道,不过苏大人和苏二郎写的,肯定是好东西。
【苏轼看到两人的模样,笑着说:“你们想知道这赋里写的啥?我念给你们听。” 苏轼拿起碑文,轻声念了起来:“惟黄楼之高峙,冠雉堞之峨峨。挟光晷以横出,干云气而上摩。览沧海之茫茫,俯彭城之滔滔。吊汉高之遗迹,叹项羽之悲歌。感时运之变化,怀古人之风波。”】
【工匠们都停下手中的活,静静地听着苏轼念赋,虽然有些地方听不懂,但都被赋文中的意境所感染。憨柱听得入了迷,不小心踩在了一块木板上,木板一端翘起,正好撞在瘦猴的屁股上,瘦猴一下子坐在了地上,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苏轼:(笑着说)看来这《黄楼赋》还没念完,就有 “趣事” 发生了。不过也好,这黄楼建造过程中有欢笑,也有汗水,才更有意义。
第三幕:匾额高悬,黄楼落成
场景四:黄楼楼顶 - 日 - 外
【黄楼的匾额已经送到工地,匾额上 “黄楼” 二字苍劲有力,闪闪发光。老木匠、憨柱、瘦猴等人站在楼顶,准备将匾额挂上。憨柱和瘦猴各扛着匾额的一端,老木匠在一旁指挥。】
老木匠:(大声喊道)左边再高一点!对,就是这样!右边稳住,别晃!
【憨柱用力将匾额往左抬高,可由于用力过猛,差点摔下去,幸好瘦猴及时拉住了他。】
瘦猴:(小声对憨柱说)憨柱,你小心点,要是把匾额摔了,咱们可就惨了!
憨柱:(咽了咽口水)俺知道,俺会小心的。
【在老木匠的指挥下,两人终于将匾额挂在了楼顶的正中央。苏轼和苏辙站在楼下,看着高悬的匾额,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周围的军民都欢呼起来,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苏轼:(感慨地说)黄楼终于落成了!这不仅是一座楼,更是咱们徐州军民团结一心、战胜洪水的见证。有了这黄楼,往后徐州百姓定能安居乐业,不再受洪水之苦。
苏辙:(点头附和)兄长说得对!这黄楼承载着兄长的心血,也承载着徐州百姓的希望。相信后人看到这黄楼和《黄楼赋》,都会想起今日的壮举。
【憨柱和瘦猴从楼顶下来,憨柱的衣服上沾满了灰尘,瘦猴的脸上也蹭到了不少木屑,可两人都笑得合不拢嘴。】
憨柱:(兴奋地说)俺这辈子能参与建造黄楼,还挂上了苏大人亲题的匾额,值了!
瘦猴:(笑着说)可不是嘛!以后俺跟俺孙子说,俺当年可是建过黄楼的人,让他也跟着骄傲骄傲!
【老木匠看着黄楼,眼眶有些湿润】:俺 “宫束班” 建了一辈子的房子,从来没建过这么有意义的楼。苏大人,您放心,这黄楼绝对结实,就算再过几十年、几百年,也不会倒!
苏轼:(笑着说)好!有老木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今日黄楼落成,我设宴款待各位,感谢大家这些日子的辛苦!
【众人欢呼着,簇拥着苏轼和苏辙向官舍走去,阳光洒在黄楼上,“黄楼” 二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黄楼赋》碑文静静地立在楼中,诉说着这段不平凡的故事。】
附:《黄楼赋》全文
惟黄楼之高峙,冠雉堞之峨峨。挟光晷以横出,干云气而上摩。览沧海之茫茫,俯彭城之滔滔。吊汉高之遗迹,叹项羽之悲歌。感时运之变化,怀古人之风波。
当秦氏之败乱,据天下而分裂。项籍提戈而起,横行乎中原之野。沛公仗剑而西,遂有天下之半。两雄相持,未有所决。于时彭城,实项氏之巢穴。沛公来攻,一战而破。及其败也,魂亡魄夺。脱身而走,父母妻子,为楚所获。此盖一时之胜负,非万世之荣辱也。
今我与子,登临此楼,览观此景。思项氏之亡,吊沛公之兴。知富贵之无常,悟荣辱之易迁。感人生之短暂,伤岁月之如流。于是饮酒赋诗,以写我忧。
楼以黄名,取土德之盛。土为五行之主,万物之所生。用能镇安一方,保佑斯民。消除水患,永绝祸根。
昔者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今我苏公,治徐之水,亦若大禹之勤。率尔万民,筑堤浚川。水患既平,民得安居。乃建斯楼,以纪其功。
我侪小人,得蒙其惠。朝夕往来,登楼而望。览山川之壮丽,观草木之荣枯。感天地之无私,叹造物之神奇。于是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愿斯楼之永固,与天地而齐寿。愿斯民之安乐,与日月而争光。愿我苏公,功成名就,归老于乡。愿我子由,文章显达,声名远扬。
呜呼!斯楼之作,其意义之深矣。其影响之远矣。后之来者,登斯楼也,亦将有感于斯文。
喜欢艺之神请大家收藏:(www.2yq.org)艺之神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