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痴(皱着眉头,检查着木材):不好,这木材被虫蛀了,里面都是空洞,不能用!
大力(气得直跺脚):怎么会这样?白忙活了!
【他们继续在山林中寻找,却接连遇到木材被虫蛀或者有瑕疵的情况,一无所获。与此同时,算呆子和巧手去石材场挑选石材】
算呆子(指着一块巨大的石材):这块石头质地细腻,颜色均匀,用来雕刻盘龙柱肯定出彩。
石材工人(为难地说):客官,这块石头是不错,可是它太大了,开采难度很大,我们人手和工具都有限,恐怕……
巧手(想了想):能不能多找些人手,再改良一下开采工具呢?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
【于是,算呆子和巧手与石材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新的开采技术,先在石头周围凿出小孔,再插入木楔,然后浇水使木楔膨胀,利用膨胀力将石头分离。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成功开采出了所需的石材】
【而木痴和大力也没有放弃,他们决定深入更偏远的深山寻找木材。在山林中,他们历经艰辛,遭遇了迷路、暴雨等困难,但始终没有动摇。终于,在一片人迹罕至的山谷中,他们发现了一片保存完好的优质木材】
木痴(激动地大喊):找到了,我们终于找到了!
大力(也兴奋得满脸通红):太好了,这下圣母殿的木材有着落了!
【他们迅速返回,召集众人将木材运回了工地。解决了材料难题,工匠们信心满满,准备开始正式施工】
第 5 幕:设计困境
时间:接第四幕,数日后
地点:工地临时搭建的工棚内
人物:宫束班众工匠
【材料准备就绪后,工匠们开始商讨设计方案。工棚内,大家围坐在一张桌子前,桌上堆满了图纸】
木痴(拿着一张图纸,兴奋地说):我觉得我们应该采用复古的设计,参考唐代的建筑风格,大气磅礴,彰显皇家的威严。
算呆子(推了推眼镜,反驳道):时代不同了,唐代的风格虽然好,但我们也应该有所创新。我认为可以融入一些宋代的审美元素,让圣母殿更加精致典雅。
大力(挠了挠头,一脸茫然):你们说的我都不太懂,我就觉得怎么好看怎么来。
巧手(摆弄着手中的工具,慢悠悠地说):我同意算呆子的看法,创新是好事,但也不能忘了传统。我们可以在保留宋代建筑特色的基础上,借鉴一些其他朝代的优点,打造出独一无二的圣母殿。
【众人各执己见,争论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
木痴(有些生气地说):你们根本不懂我的想法,复古才是最好的选择!
算呆子(也不甘示弱):你这是固步自封,不懂得与时俱进!
【就在大家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一直沉默不语的老工匠站了起来】
老工匠(咳嗽了两声,语重心长地说):都别吵了!大家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只是设计理念不同而已。我觉得我们不妨参考一下古建典籍,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到灵感。
【众人觉得老工匠说得有道理,于是纷纷开始查阅古建典籍。经过一番研究,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折中的方案】
木痴(看着手中的典籍,眼睛一亮):我发现这里面有一种建筑风格,既保留了唐代的雄浑大气,又融入了宋代的精致细腻,我们可以借鉴一下。
算呆子(点头表示赞同):没错,而且这种风格与我们要建造的圣母殿的祭祀功能也很契合。
大力(高兴地拍了拍手):太好了,这下终于有办法了!
巧手(笑着说):看来还是要多参考前人的经验啊,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最终,工匠们确定了设计方案,准备开始绘制详细的图纸,为正式施工做好准备】
第 6 幕:施工趣事
时间:接第五幕,施工期间
地点:晋祠工地
人物:宫束班众工匠
【正式施工开始了,工地上一片忙碌的景象。木痴负责搭建木构架,却在安装榫卯时出了差错】
木痴(满头大汗,着急地喊):不对啊,这榫卯怎么对不上呢?明明按照图纸做的呀!
算呆子(走过来,仔细检查):你是不是把榫头和榫眼的尺寸弄反了?你看,这个榫头大了,根本塞不进去。
木痴(一拍脑袋):哎呀,我真是个糊涂蛋!难怪怎么都装不上。
【说着,木痴赶紧重新调整榫卯的尺寸,费了好大劲才把木构架搭建好。另一边,算呆子在计算石材的用量时,也闹了个笑话】
算呆子(对着算盘自言自语):这柱子需要的石材体积应该是…… 咦,怎么算出来的数字这么奇怪?
大力(好奇地凑过来):算呆子,你算啥呢?算出多少石材啊?
算呆子(皱着眉头):我算着这柱子需要的石材,结果算出来的数量比实际需要的多了好多,肯定是哪里出错了。
【算呆子又重新算了几遍,才发现原来是自己把小数点的位置点错了,不禁尴尬地笑了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