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胆和李机灵在教坊练习了一上午,却始终没有明显的进步,两人都有些灰心丧气。王大胆把鼓槌一扔,长叹一口气:“这杖鼓怎么就这么难学呢?我是不是根本就不是学这个的料?”
李机灵安慰道:“别灰心,大胆,咱们出去走走,换个心情,说不定能找到灵感呢。”
两人走出教坊,来到了京城最热闹的街市。这里人来人往,各种店铺琳琅满目,吆喝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 。突然,一阵悠扬的音乐声传来,吸引了众人的注意。王大胆和李机灵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群人围在街边,中间是一位民间艺人,正在演奏乐器。
那艺人面前摆放着多种乐器,他熟练地切换着,时而吹奏笛箫,声音清脆悦耳,如鸟鸣般婉转;时而弹奏琵琶,弦音如珠落玉盘,清脆动听;时而又拿起一面小鼓,敲打出欢快的节奏 。他的演奏如行云流水,各种乐器在他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相互配合,营造出美妙的音乐氛围。周围的观众都沉浸其中,不时发出阵阵喝彩声 。
王大胆和李机灵也被这精彩的表演吸引,他们挤到人群前面,目不转睛地看着。王大胆看着艺人手中的鼓,心中一动,他发现艺人在敲击鼓面时,手法灵活多变,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每一下敲击都仿佛敲在了他的心坎上 。那鼓声时而急促,如万马奔腾;时而舒缓,如微风拂面 ,与其他乐器相互呼应,将音乐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李机灵也在一旁若有所思,他对王大胆说:“大胆,你看这艺人演奏,各种乐器配合得多么默契。这杖鼓在其中,不仅强化了节奏,还能根据不同的情境,渲染出不同的气氛。咱们之前练习,只想着自己把杖鼓敲好,却忽略了和其他乐器的配合,也没有真正理解这乐器在音乐中的作用。”
王大胆恍然大悟,他兴奋地拍了拍李机灵的肩膀:“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这杖鼓不只是单独发出声音,而是要和整个音乐融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出它的最大魅力。就像刚才那艺人演奏的,在表现欢快的场景时,鼓点就轻快活泼;在表现悲伤的情绪时,鼓点就低沉缓慢 。”
两人站在那里,认真地听完了艺人的演奏,心中充满了收获。他们向艺人道谢后,匆匆赶回教坊。一路上,两人讨论着刚才的演奏,心中已经有了新的排练思路,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教坊,把这个新的感悟告诉其他成员,一起为太后寿辰的演出做最后的准备 。
第五幕:精彩演出
时间:太后寿辰当日,夜晚
地点:皇宫的寿宴大殿
人物:
王大胆:身着华丽的演出服饰,手持鼓槌和鼓板,准备在舞台上大放异彩。
李机灵:站在一旁,手持笛箫,眼神专注,等待着演出的开始。
张胖墩:端坐着,轻轻拨弄着琵琶的琴弦,为即将开始的演出做最后的调试。
赵文静:优雅地坐在古筝前,双手放在琴弦上,神色平静而自信。
刘班主:站在后台,紧张地注视着舞台,为成员们加油鼓劲。
皇帝:坐在大殿的主位上,面带微笑,期待着演出的开始。
太后:坐在皇帝身旁,精神矍铄,眼中满是对演出的期待。
大臣们:分坐两旁,交头接耳,对宫束班的演出充满了好奇。
寿宴大殿内,灯火辉煌,雕梁画栋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华丽。皇帝和太后高坐主位,大臣们分坐两旁,整个大殿弥漫着喜庆的氛围。
随着一阵悠扬的音乐声响起,演出正式开始。李机灵率先吹奏起笛箫,清脆悦耳的声音如潺潺流水,瞬间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紧接着,张胖墩拨动琵琶的琴弦,弦音如珠落玉盘,与笛箫的声音相互呼应,营造出一种美妙的音乐氛围。
赵文静也加入进来,她轻轻拨动古筝的琴弦,那柔和而婉转的声音仿佛一阵微风,轻轻地拂过人们的心田。三种乐器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段优美的前奏,为接下来的表演做好了铺垫。
此时,王大胆深吸一口气,手持鼓槌和鼓板,走上舞台中央。他的眼神坚定而自信,身上的演出服饰在灯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随着前奏的结束,他开始演奏杖鼓。
只见他左手轻轻拍击鼓面,发出清脆的声响,右手则挥舞着鼓槌,有力地敲击着,发出激昂振奋的声音。那声音时而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仿佛能让人看到千军万马在战场上奋勇厮杀的场景;时而如潺潺流水,婉转悠扬,又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他的演奏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每一下敲击都仿佛敲在了人们的心坎上,将杖鼓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其他成员也配合得十分默契,他们的演奏与王大胆的杖鼓相互呼应,将音乐的情感表达得更加深刻。李机灵的笛箫声在激昂处高亢嘹亮,在舒缓时轻柔细腻;张胖墩的琵琶弦音在节奏强烈时如暴风骤雨,在节奏平缓时如细雨绵绵;赵文静的古筝声则始终如一地柔和婉转,为整个音乐增添了一份优雅的气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