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宫束班初聚
**
时间:元朝至元年间某一天
地点:景德镇官窑作坊
人物:
赵大胆:性格豪爽,技艺精湛但有些莽撞,对瓷器制作充满热情。
钱细心:心思细腻,擅长绘制精细图案,性格谨慎。
孙老实:为人忠厚老实,工作认真负责,主要负责制坯。
李师爷:负责传达朝廷命令,有点官架子。
【昏暗的作坊里,几束光线从屋顶缝隙透进来,照在堆积如山的陶土和各种制瓷工具上。赵大胆、钱细心、孙老实等一群工匠围坐在一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李师爷(手持公文,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都安静!听好了,朝廷有令,咱们宫束班即日起要烧制一批瓷器,此次任务重大,关乎朝廷颜面,都给我打起精神来!”
赵大胆(一下子站起来,兴奋地说):“好嘞!终于又有活干了,我早就手痒痒了,这次可得好好露一手!”
钱细心(皱着眉头,担忧地说):“这么重要的任务,能行吗?要是出了差错,咱们可担待不起啊。”
孙老实(憨厚地挠挠头):“别怕,咱们就按老法子来,用心做,肯定没问题。”
李师爷(瞪了钱细心一眼):“别在这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只要你们好好干,少不了你们的好处;要是谁敢偷懒耍滑,哼,后果自负!”
第二幕:艰难起步
时间:接第一幕,接下来的数周
地点:景德镇官窑作坊、周边山林、矿场
人物:赵大胆、钱细心、孙老实、其他工匠若干
【作坊里,孙老实正费力地揉着陶土,额头上满是汗珠;赵大胆在一旁调试着颜料,眉头紧皱;钱细心拿着画笔,在瓷坯上尝试着绘制图案,但总是不满意地摇头】
赵大胆(看着手中的颜料,烦躁地说):“这颜料怎么老是调不好颜色,烧出来不是太淡就是太暗,这可怎么办?”
孙老实(停下手中动作,喘着粗气说):“这陶土也不对劲,粘性不够,坯子老是容易裂,我都重做了好几个了。”
钱细心(放下画笔,无奈地说):“我画的图案,总感觉少了点韵味,和我心里想的差远了。”
【这时,几个工匠抬着一筐从山里新采来的瓷石走进来】
工匠甲(兴奋地说):“师傅们,新的瓷石采来了,这次肯定能行!”
赵大胆(眼睛一亮,立刻走过去查看):“快,赶紧看看。” (拿起一块瓷石,仔细端详后,脸色却沉了下来)“不对啊,这和之前用的瓷石好像不太一样,质地太粗糙了,不行不行。”
工匠甲(有些委屈地说):“我们找了好久才找到的,附近山上的瓷石都快采光了,就剩这种了。”
【众人陷入沉默,气氛压抑。突然,赵大胆猛地一拍桌子】
赵大胆(大声说):“不行,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咱们不能就这么被这点困难给难住了。孙大哥,咱们再去远一点的山里找找,说不定能找到合适的陶土;钱兄弟,你多试试不同的绘画手法,咱们一起琢磨琢磨;我继续研究这颜料,就不信了,还做不出好瓷器!”
孙老实(坚定地点点头):“好,就这么干!”
钱细心(也振作起来):“行,大家一起努力,肯定能成功。”
【于是,众人分工合作,开始行动起来。孙老实带着几个工匠前往深山寻找陶土,赵大胆日夜钻研颜料配方,钱细心则不断尝试新的绘画技巧。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会因为意见不合而争吵,但每次争吵过后,又会坐下来冷静沟通,互相理解,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幕:关键突破
时间:数月后,某天深夜
地点:景德镇官窑作坊
人物:赵大胆、钱细心、孙老实、其他工匠若干
【经过数周的奔波和钻研,孙老实终于在一处偏远的山谷中找到了合适的陶土;赵大胆也在不断的试验中,发现了一种新的颜料调配方法;钱细心则从传统绘画技法中获得灵感,找到了更适合瓷器绘制的方式】
【深夜,作坊里灯火通明。赵大胆兴奋地拿着调配好的颜料,冲向正在绘制图案的钱细心】
赵大胆(激动地说):“钱兄弟,快试试我新调的颜料,这次肯定行!”
钱细心(停下手中画笔,接过颜料,仔细端详后,眼中露出惊喜):“哇,这颜色,太漂亮了!赶紧上坯试试。”
【两人迅速将颜料涂抹在已经制好的坯体上,然后小心翼翼地放进窑中烧制。等待的过程中,所有人都紧张地守在窑边,大气都不敢出】
【几个时辰后,窑温逐渐降下来。众人迫不及待地打开窑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待热气散去,一件精美的青花瓷瓶出现在众人眼前】
孙老实(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地说):“这…… 这真的是我们做出来的吗?太好看了!”
赵大胆(兴奋地跳起来,大声喊道):“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