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胆(看着堆积如山的木材,皱着眉头):“这么多木材,怎么运回去啊?”
赵机灵(眼睛一转,想出了一个主意):“咱们可以用滚木法,把木材放在圆木上,滚动着前进,这样省力些。”
【众人依计而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木材运到了河边。然后又用船顺着水路运往建造地点。在运输石材的时候,由于石头太重,马车的轮子差点被压坏,又是一阵手忙脚乱地修理。】
【当材料终于全部运到天坛建造工地时,天色已经昏暗。众人虽然疲惫不堪,但看着这些来之不易的材料,心中都充满了成就感。】
李大胆(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欣慰地说):“总算是把材料都运来了,接下来就看咱们的手艺了!”
赵机灵(笑着附和):“没错,有了这些好材料,再加上咱们宫束班的手艺,这天坛肯定能建得漂漂亮亮的!”
第三幕:基础施工
时间:材料运达后的次日,白天
地点:天坛建造工地
人物:李大胆、赵机灵、钱老实、孙巧手及一众工匠
【材料运达后的第二天,天刚亮,众人就来到了工地,准备开始打地基。】
李大胆(手持一根粗壮的木桩,大声喊道):“大伙听好了,这地基可是整个天坛的根基,一定要打得牢牢实实的!”
【众人开始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挖掘基坑,有的负责搬运石块。钱老实指挥着石匠们将巨大的石块一块块地摆放整齐,准备用来铺设地基底部。】
钱老实(看着一块巨大的石块,皱着眉头):“这块石头太重了,咱们怎么把它放到位啊?”
赵机灵(眼睛一转,跑过去看了看,然后笑着说):“我有办法!咱们可以用杠杆原理,找一根粗壮的木头,把它当作杠杆,再找一块小石头当支点,就能把这块大石头撬动了。”
【众人按照赵机灵的方法,费了好大的劲,终于把大石头挪到了指定位置。然而,在铺设石块的过程中,又出现了问题。有些石块之间的缝隙过大,不符合要求。】
孙巧手(蹲下身子,看着缝隙,认真地说):“这缝隙太大了,会影响地基的稳固性,得想办法把它填满。”
李大胆(挠挠头,想了想):“要不咱们用糯米汁和石灰混合成的灰浆来填缝?我听说这东西粘性很强,能把石头粘得牢牢的。”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好主意,就这么办!”
【于是,工匠们开始制作灰浆,将糯米汁和石灰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然后用灰浆将石块之间的缝隙填满,并用工具压实。在这个过程中,李大胆不小心把灰浆溅到了脸上,变成了一个大花脸,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李大胆(抹了一把脸上的灰浆,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灰浆太调皮了,跟我玩起了捉迷藏。”
【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地基终于打好了。众人看着平整而坚固的地基,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赵机灵(拍了拍李大胆的肩膀,笑着说):“李大哥,咱们这地基打得可真结实,这天坛肯定能稳稳地建起来!”
李大胆(咧嘴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那是当然!接下来,就该轮到咱们施展真正的手艺了,把这天坛建成一座让世人惊叹的建筑!”
第四幕:主体搭建
时间:地基打好后的数周,白天
地点:天坛建造工地
人物:李大胆、赵机灵、钱老实、孙巧手及一众工匠
【地基打好后,主体建筑的搭建正式开始。李大胆带领木工们开始搭建木结构框架,运用榫卯工艺将一根根木材连接起来。】
李大胆(手持墨斗,在木材上弹出墨线,大声说道):“大伙注意了,这榫卯的精度要求极高,每一个榫头和卯眼都要严丝合缝,不能有丝毫偏差!”
【工匠们全神贯注地操作着,有的用斧头砍削榫头,有的用凿子开凿卯眼。孙巧手在一旁仔细检查着每一个榫卯的质量,不时给出指导意见。】
孙巧手(拿起一个榫头,对着阳光查看,对旁边的工匠说):“这个榫头稍微有点大了,再打磨一下,不然装不进去。”
【与此同时,赵机灵带领着瓦工们开始铺设屋顶的瓦片。他们先在屋顶的木框架上铺上一层木板,然后再将瓦片一片片地铺设上去。】
赵机灵(站在屋顶上,指挥着瓦工们):“瓦片的铺设要讲究顺序,从下往上,一片压着一片,注意不要留缝隙!”
【钱老实则带着石匠们在一旁雕刻精美的石材装饰,如栏杆、台阶等。每一块石材都被雕刻得栩栩如生,展现出石匠们精湛的技艺。】
钱老实(拿着一把刻刀,专注地雕刻着一块石材,对旁边的石匠说):“雕刻的时候要小心,按照设计图案,把每一个细节都刻出来。”
【然而,在搭建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小插曲。有一次,李大胆在安装一根大梁时,由于用力过猛,导致榫头和卯眼的连接处出现了一点松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