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受命建楼
**
时间:明洪武七年(1374 年),清晨。
地点:聊城建筑工地,指挥佥事陈镛与宫束班众人商议建楼事宜。
【工地一片繁忙,建筑材料堆积如山,工人们往来穿梭。陈镛站在一块高地上,宫束班众人围在他身边】
陈镛(神情严肃,手指向远方):诸位,当今圣上重视城防,咱们聊城地处要冲,建此光岳楼,不仅要 “严更漏,窥敌望远”,报时报警,更要彰显我大明威严。工期紧迫,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工!
宫束班领头(面露难色):大人,这光岳楼规模宏大,设计要求又高,时间如此紧迫,怕是……
陈镛(眉头一皱):我不管有多大困难,必须克服!材料用修建古城的剩余木料,人力我会调配,你们只需专心做好建造之事!
第二幕:困境初现
时间:几日后,上午。
地点:建筑工地。
【几日后,建筑工地,青砖底座已建好,工匠们站在底座旁,对着图纸比划讨论,面露难色】
工匠甲(挠挠头,指着图纸):这图纸上的结构太复杂了,这么多斗拱和梁枋,到底该怎么搭啊?
工匠乙(皱眉,附和道):是啊,这全木楼体,要保证稳固又美观,可太难了,我从未见过如此复杂的设计。
宫束班领头(来回踱步,神情焦急):大家都别慌,再仔细研究研究图纸,肯定能找到办法。 (转向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张师傅,您经验丰富,您怎么看?
张师傅(眯着眼,端详图纸):依我看,这楼的关键在于榫卯结构的搭建,可这数量和样式繁多,咱们得先确定一个搭建顺序 。
工匠丙(无奈地摊手):可时间不等人啊,再这样下去,工期要延误了,到时候大家都吃不了兜着走!
第三幕:神秘老翁与模型
时间:停滞几日后,中午。
地点:木场废料堆旁。
【几日后,工匠们仍无头绪,垂头丧气地在木场踱步。突然,一名工匠指着废料堆方向,惊讶大喊】
工匠丁(眼睛瞪大,手指颤抖):快来看!那边有个老翁和一个模型!
【众人纷纷跑向废料堆,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翁坐在那里,身旁放着一个用杂木条搭扣的精巧楼阁模型。宫束班领头快步上前】
宫束班领头(恭敬地抱拳):老人家,这模型是……?
老翁(微笑不语,只是轻轻点头)
工匠们(围拢过来,惊叹不已):这模型简直就是我们要建的光岳楼的雏形啊!
工匠甲(兴奋地搓着手):有了这个模型,我们就知道怎么搭建了!
工匠乙(连连点头):是啊,这可真是雪中送炭!
【就在众人欣喜若狂时,一阵微风吹过,再看时,老翁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那个模型】
宫束班领头(惊愕地环顾四周):人呢?老人家怎么突然不见了?
第四幕:材料危机
时间:依据模型开工后不久,下午。
地点:建筑工地。
【建筑工地一片忙碌,工匠们正在搭建楼体框架,一根关键木柱被吊起,准备安装】
工匠甲(突然脸色大变,指着木柱):快停下!这木柱有糠洞,不能用!
【众人围拢过来,看着木柱上的糠洞,纷纷露出震惊和担忧的表情】
工匠乙(跺脚,焦急地):这可怎么办?这么重要的木柱出问题,整个工程都要受影响!
宫束班领头(眉头紧皱,来回踱步):别急,咱们先看看库房里还有没有备用木料 。
【众人急忙跑去库房查看,一番寻找后,垂头丧气地回来】
工匠丙(无奈地摇头):库房里没有合适的木料了,这根木柱尺寸特殊,很难找到替代的 。
工匠丁(哭丧着脸):去外地采购,时间来不及,而且路途遥远,运输也是难题啊!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愁眉不展,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只能长吁短叹】
第五幕:老翁再助
时间:当天晚上。
地点:工料场。
【夜幕降临,工料场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风声。众人围坐在一起,愁眉不展,突然,一道熟悉的身影缓缓走来,正是那位失踪的老翁】
工匠甲(惊喜地跳起来):是那位老人家!他又回来了!
宫束班领头(急忙上前,恭敬地深深作揖):老师傅,您可算来了!这次还得仰仗您救救我们,这根关键木柱有糠洞,可把我们难住了 ,您快给俺想想办法吧!
老翁(微笑着,神情淡定):此非难事,你今日令人备下锯末五车,芦席二十领,水胶二十斤,明日不误你应用就是了。
宫束班领头(连忙点头):好嘞,好嘞,我们这就去准备!
【众人不敢耽搁,迅速行动起来,不一会儿,所需材料便全部备齐。老翁却在一旁闭眼养神,不一会儿就睡着了。众人不敢打扰,守在一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