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乙(放下手中正在测量的工具,凑过来):还有这石料,潞王指定要用太行山中的上等青石,那太行山山路崎岖,我们该怎么把那些又大又重的石料运回来啊?
工匠丙(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要不咱们先去太行山看看,实地考察一下,再想办法?
领头人(点头表示赞同):也只能这样了。明日一早,我带几个人去太行山探探路,寻找合适的石料。其他人在工地继续准备其他材料,大家都打起精神来,这可是咱们的重要任务,不能有丝毫懈怠!
(众人纷纷点头,随后各自散去,继续为筹备工作忙碌着,工棚里满是讨论声和忙碌的身影,一直持续到傍晚,天色渐暗,大家才拖着疲惫的身体休息,为第二天的工作养精蓄锐 )
第四幕:施工风波
时间:接第三幕,开工后的一个月
地点:望京楼工地
(随着工程的推进,各种状况接踵而至。一日,工地现场,一块巨大的石料在搬运过程中突然滑落)
工匠戊(惊慌失措地呼喊):不好啦,石头掉下来啦,快躲开!
(周围的工匠们纷纷躲避,但还是有一名工匠躲避不及,被石料砸伤了脚,疼得在地上直打滚)
领头人(迅速赶到伤者身边,焦急地询问):怎么样,你怎么样了?快,赶紧叫郎中!
(其他工匠们围拢过来,脸上充满了担忧和焦急)
工匠甲(自责地拍了拍自己的脑袋):都怪我,没把绳子系好,才出了这事儿。
工匠乙(安慰道):现在不是自责的时候,赶紧救人要紧。
(不一会儿,郎中匆匆赶来,为受伤的工匠诊治。领头人则眉头紧锁,看着忙碌的众人,心中充满了忧虑)
领头人(叹了口气):这才刚开始施工,就出了这样的事儿,看来这工程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艰难。
(此时,负责工程进度的工匠丙匆匆跑过来)
工匠丙(气喘吁吁地):头儿,不好了。因为这次意外,工程进度延误了不少,按照这个速度,恐怕很难按时完成了。
(众人听了,都露出了沮丧的神情,气氛变得十分沉重)
工匠丁(挠挠头,无奈地说):这可咋办啊?要是不能按时完工,我们可没法向潞王交代啊。
领头人(沉思片刻,抬起头,坚定地说):大家别灰心!我们宫束班的人从来就没有被困难打倒过。现在,我们要做的是齐心协力,解决眼前的问题。受伤的兄弟先好好养伤,其他兄弟加把劲,把耽误的进度赶回来!
(说着,领头人拿起工具,带头干了起来。其他工匠们见状,也纷纷振作精神,拿起工具,投入到紧张的施工中。大家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有的继续搬运石料,有的对石料进行加工,有的负责搭建脚手架,现场一片忙碌的景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家日夜赶工,虽然疲惫不堪,但没有人抱怨,没有人退缩,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了按时完成望京楼的建造任务而努力奋斗 )
第五幕:智慧闪光
时间:接第四幕,又过了半月
地点:太行山石料场及望京楼工地
(领头人带领着工匠甲、工匠乙等几人来到太行山石料场。他们望着高耸的山峰和崎岖的山路,眉头紧锁)
工匠甲(望着山路,面露难色):这路也太难走了,这么大的石头,怎么运下去啊?
领头人(沉思片刻,突然眼睛一亮):我有个办法。我们可以利用山上的地势,搭建一些简易的滑道,把石料顺着滑道滑下去。然后再用滚木和绳索,将石料运到山脚下的河边,最后通过水路运到工地。
工匠乙(兴奋地拍手):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这个办法好,既省力又省时。
(众人纷纷点头,立刻行动起来。他们砍伐树木,搭建滑道,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成功地将第一批石料运到了工地)
(解决了石料运输问题后,众人又回到工地继续研究无梁结构的施工方案。领头人召集大家围坐在一起,再次讨论)
领头人(指着图纸):弟兄们,这无梁结构的关键在于如何让砖石相互支撑,形成稳固的拱券。我琢磨着,咱们可以借鉴拱桥的营造技法,先搭建一个木质的拱架,然后在上面砌筑砖石,等砖石砌好后,再拆除拱架。
工匠丙(疑惑地问):头儿,这拱桥的拱券是弧形的,咱们这望京楼的无梁结构可是十字拱券,能一样吗?
领头人(拿起一块石头,比划着):原理是相通的。虽然形状不同,但都是利用砖石的相互挤压来承受重量。我们可以根据望京楼的结构特点,对拱架进行一些改进。
(众人开始热烈讨论,各抒己见。工匠们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不断完善施工方案)
工匠丁(突然站起来):我还有个主意。在砌筑砖石的时候,我们可以在里面加入一些糯米灰浆,这样可以让砖石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