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工坊初聚
**
时间:明代万历年间,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
地点:京城的火器制造工坊
【工坊内,摆放着各种制作火器的工具和未完成的零件。赵士桢站在工坊中央,神情严肃又带着几分兴奋。宫束班的成员们陆续来到工坊,相互打着招呼,脸上带着疑惑】
赵士桢(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大伙都到齐了吧!今天把大家叫来,是有一件大事要宣布。”
【众人纷纷安静下来,目光聚焦在赵士桢身上】
赵士桢(拿起桌上的一份图纸,展示给大家):“我打算制造一种新型的火器,名叫掣电铳。这掣电铳射速更快,威力更大,一旦成功,定能大大增强我军的战斗力!”
【众人一片哗然,纷纷交头接耳】
成员甲(满脸好奇,凑上前去看图纸):“赵大人,这掣电铳真有这么厉害?可咱们以前都没造过这样的火器,能成吗?”
成员乙(皱着眉头,担忧地说):“是啊,这可不是小事。要是造不出来,上头怪罪下来,咱们可担待不起。”
赵士桢(自信地笑了笑,拍了拍胸脯):“大家放心,我研究火器多年,对这掣电铳的原理和构造早已胸有成竹。只要咱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成功!这火器的制造方法,我都详细记录在了这本《神器谱》里,大家可以随时翻阅学习。” 【说着,他拿出一本厚厚的书,封面上写着 “神器谱” 三个大字】
成员丙(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赵大人都这么有信心,咱们还有啥好怕的!我愿意跟着赵大人干!”
【其他成员也纷纷点头,表示愿意一试】
赵士桢(满意地点点头):“好!那咱们就开始分工。甲和乙负责准备原材料,丙和丁负责制作铳管,其他人协助。大家务必严格按照要求操作,不得有丝毫马虎!”
【众人齐声应道:“是!” 随后,各自忙碌起来,工坊里顿时响起了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和讨论声】
第二幕:艰难起步
时间:上午,第一幕结束后不久
地点:火器制造工坊
【工坊内,甲和乙在角落里翻找着原材料,眉头紧皱;丙和丁在操作台上制作铳管,不时停下来研究图纸,显得有些吃力】
成员甲(拿起一块材料,满脸无奈):“赵大人,这材料找得可不容易啊!有些特殊的钢材,市面上根本找不到。”
成员乙(附和道):“是啊,跑了好几家铁匠铺,都没有我们需要的规格。”
赵士桢(放下手中的工具,走过来查看材料):“别着急,咱们再想想办法。实在不行,就找工匠专门锻造。”
【这时,丙和丁那边也遇到了问题】
成员丙(拿着一个制作到一半的铳管,苦恼地说):“赵大人,这铳管的精度要求太高了,我们试了好几次,都达不到标准。”
成员丁(点头表示认同):“而且这铳管的内壁打磨,也特别费功夫,稍有不慎就会影响铳的性能。”
赵士桢(仔细观察铳管,思考片刻后):“我在《神器谱》里记录了一些提高铳管精度和打磨技巧的方法,你们可以参考一下。大家多尝试几次,一定能成功的。”
【然而,几天过去了,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众人的情绪开始有些低落,甚至有人打起了退堂鼓】
成员乙(垂头丧气地说):“赵大人,这也太难了。照这样下去,我们什么时候才能造出掣电铳啊?我看还是算了吧。”
【其他几个成员也纷纷露出犹豫的神色】
赵士桢(看着大家,神情严肃又充满鼓励):“大家别灰心!我们既然已经开始了,就不能轻易放弃。制造火器本就是一项艰难的任务,遇到困难是难免的。我们现在遇到的这些问题,我在《神器谱》里也都有过思考和研究,只要我们按照书中的方法,一步一步地去解决,就一定能够成功。想想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我军的实力,保卫国家和百姓。如果我们现在退缩了,怎么对得起国家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
【众人听了赵士桢的话,都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成员甲站了出来】
成员甲(坚定地说):“赵大人说得对!我们不能放弃。我愿意继续干下去!”
【其他成员也受到鼓舞,纷纷表示愿意坚持】
赵士桢(欣慰地笑了):“好!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再重新研究一下《神器谱》,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地方。” 【说着,他再次拿起《神器谱》,和大家围坐在一起,认真地讨论起来】
第三幕:曙光初现
时间:下午,第二幕几天后的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地点:火器制造工坊及工坊外的试验场
【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众人终于成功做出了掣电铳的雏形。工坊内,大家小心翼翼地将掣电铳抬到桌上,看着这个凝聚着他们心血的成果,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