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待登龙秘境开启的这段时日,杨过并未远行,而是留在了天机阁之中。
谢观应虽言明难以根除其神魂内的地府秘术,但杨过并未完全放弃。
他以自身神念为引,如同最精密的刻刀,小心翼翼地探入那被“八门锁仙阵”重重守护的神魂核心外围,细致入微地观察、分析着那“因果咒”的构成方式、能量流转以及与地府法则连接的那一丝若有若无的脉络。
这并非为了即刻破解,而是一种积累与推演,如同解一道复杂的棋局,每多理解一分,未来真正面对地府鬼帝时,便能多一分把握。
他周身气息内敛,瞳孔之中时而闪过无数符文幻灭的光影,完全沉浸在对这地府秘术的揣摩之中。
就在杨过潜心钻研之际,天机阁惯例发布了新一期的风云榜。
这份榜单如同投入江湖的一颗石子,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发生在原本高居第七的位置——阎罗子的名字,赫然从榜单上彻底消失了!
风云榜的规则,江湖中人皆心知肚明。
若只是被人击败,无非是排名下降,名字依然会留在榜上,见证着武道的起落沉浮。
但像这般名字直接消失,只意味着一件事——此人已不在人世,神魂俱灭,连天机阁的推演都无法再捕捉到其存在的丝毫痕迹。
一时间,江湖各处,茶楼酒肆,门派山门,皆是倒吸凉气之声四起。
人们交头接耳,脸上写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
“阎罗子……死了?那可是地府的天骄,风云榜第七的狠人啊!”
“是谁?竟有如此胆量和实力,敢冒着彻底得罪地府的风险,下此杀手?”
“地府十殿阎罗,睚眦必报,手段酷烈……这下江湖怕是要掀起腥风血雨了!”
“能斩杀阎罗子,让其连逃命的机会都没有,出手之人,实力恐怕已臻化境,莫非是哪个隐世的老怪物出手了?”
猜测、恐惧、兴奋……种种情绪在江湖中蔓延。
阎罗子之名抹去,如同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在了所有知晓地府威名的人心头,也让无数人对那未曾明言的出手者,产生了极大的好奇与忌惮。
与此同时,新一期的风云榜上,亦有诸多新名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有新人上榜,便意味着有旧人被淘汰,这便是风云榜残酷而真实的常态,象征着江湖代有才人出的活力与竞争。
而在这一众新名字中,有一个人的上升轨迹,尤为引人瞩目——赵景行。
此子仿佛横空出世,初入榜单时,名次尚在榜尾徘徊。
然而他竟一路挑战榜上有名的年轻高手,战绩彪炳,排名如同芝麻开花般节节攀升,势头之猛,令人侧目。
据那些败于他手的人透露,此人内力深厚,功法奇特,实力确实高强,但与之交手时,能明显感觉到其临敌经验在初始时颇为生疏,招式转换间偶有凝滞,显然是久居深山、刚出世历练的大宗门或世家子弟。
然而,其适应与学习能力惊人,几乎每战之后,都能感觉到他的明显进步。
江湖风媒们迅速做出预测:以此子展现出的潜力与实力,有望挤进风云榜前十!
然而,当这些传闻与评价传到赵景行本人耳中时,他仅是报以一声轻蔑的冷哼,那双锐利的眼眸中满是不屑一顾的傲然。
“前十?鼠目寸光!”他心中自有沟壑,目标从未局限于区区前十。
他的目光,早已投向了那象征着年轻一代最高荣耀的前三之位!
他出身名门,乃是龙虎山数百年不遇的奇才,自幼便被宗门雪藏,倾尽资源培养。
多年闭关,不问世事,直至将龙虎山传承的一门至高神功修炼至大成之境,自觉已脱胎换骨,方才破关而出,踏入这纷扰江湖。
在他心中,自己身负玄门正宗的至高传承,根基之扎实,底蕴之深厚,岂是寻常江湖草莽可比?
他自认绝不会输于任何同辈之人。
对于如今盘踞榜首的杨过与位列第三的方青华,赵景行更是有着自己的判断与分析。
他认定此二人之所以能登临高位,很大程度上是倚仗了外力——那传说中的“神玄之力”。
而经过之前那场惊天动地的大战,据传两人的神玄之力已然消耗殆尽。
“失去了神玄之力,他们不过是无牙老虎,何足道哉?”
“即便他们尚有余力……比拼底蕴,难道我龙虎山会输?”
他亦有抵御甚至克制所谓的神玄之力的手段。
只是,他也清晰地认识到自身最大的短板——那便是因长年闭关而严重缺乏的、与顶尖高手生死相搏的实战经验。
功法虽成,若无法圆融运用,临机应变,终究是纸上谈兵。
于是,这风云榜,便成了他眼中最佳的磨刀石。
“扫榜行动”由此展开。
他并非为了虚名,而是要通过一场场与不同风格、不同流派高手的实战,来磨砺自己的招式,熟悉江湖手段,弥补经验的不足,将一身大成之神功彻底融会贯通,如臂使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